1 / 9
文档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2028423509 2022/2/17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z.
"吨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是对小学数学低年级学段有关质量单位的学****的总结与系统化的一局部容。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重1吨的物体大约有多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展个性化的学****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历,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口算,并在小组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学****的成果,体会到自主学****所带来的成功。出现了这样几种口算方法:
-
. z.
〔1〕把185看作200,500-200=300,因为多减了15,所以300+15=315。
〔2〕把185分成100和85,500-100=400,400-85=315。此外还有这样一种方法,虽然学生没有想到,我还是提示学生相处了第〔3〕种方法:把500看作485,485-185=300,因为被减数少了15,所以,300+15=315。当然,例3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有了例2的根底,例3的笔算也就不成问题了。我完全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让学生自己上来把你的算法说说同学听听,再让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说他的理由。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时机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创造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开展,共同促进学****气氛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开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
"万以数的加减法〔二〕"教学反思
-
. z.
这节课我首先改变了原有的学****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境化,把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先通过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用口算,有的摆小棒、有的想到了竖式计算。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主动,而且充满自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在交流时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第一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从而引出用竖式计算结果。由于一年级时学过竖式计算, “个位相加满10需向十位进1〞是已有知识,所以让学生尝试计算第一个算式。在第一个算式中出现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1时,我注重突出学生学****的主体性,让学生进展自主探索学****说说计算过程,然后再进展分析小结。而在解决第三个算式时,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最后通过互相说一说,加法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使学生进一步领悟用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与从个位加起的合理性,以及哪一位上满10要向前一位进1的必要性,从而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笔算加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