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品文章
《村镇建设工作建议》
年是灾后重建决胜年,更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启始年,按照建设田园城市的目标,全市村镇建设的任务非常繁重,村镇建设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以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思路,推进全市村镇建设事落实“市级行政督导,区(市)县延伸管理,镇乡依法履职,村组社会监督”的四级管理监督体制。强化县、镇两级村镇建设职能机构和力量,协助乡镇政府建立村组社会监督制度和机制,确保农村居住区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化。
3、加强项目的设计指导和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管,确保“四性”的落实。各郊区(市)县建设局进一步加强和稳定村镇建设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并针对性工作需要提高协管员素质,充分发挥协管员队伍的作用,坚持长期为农村建设服务。
4、强化农民集中居住区入住后的服务和监管。一是加强农村居住区(点)内新建建(构)筑物的管理,维护居住社区的形象和整体效果。各地要按照《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建立村级社会监督制度,区(市)县相关监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各司其职,对已建成入住的农村居住区(点)加强巡察,及时发现和纠正屋顶加层、房前屋后搭建等现象。
二是同步配套生产设施。各地要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对群众有发展庭院经济和养殖业的意愿、条件允许的农村居住区(点),以不破坏环境,不污染水源为前提,充分考虑集中居住后的生产耕作半径,在居住区项目规划时统一布置必要的生产设施,由群众出资出劳,修建相对集中养殖设施、农具房,满足生产需要。
三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立村民自治机制,规范社区管理。各地要指导和协助乡村组织多种形式的村民会议,按照相关程序制定村规民约、社区管理规则,通过制度建设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培育村民的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意识和习惯,实现对居住区日常生产生活的规范化管理,共建共享和谐美好家园。
精品文章
(三)增强川西林盘保护和整治利用力度,充分展现田园城市的特色。
按照田园城市的形态特征,调整工作思路和机制,积极主动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在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示范线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内,依托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组织开展林盘整治利用的试点示范,通过聚居林盘配套设施和环境整治、农房改造,改善林盘居住方式的人居环境,引导农民多种形式集中,传承和突出特色。
1、优化林盘保护点布局规划。建设田园城市是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对构建新型城乡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增强特色。各地应根据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以及城镇周边,以“边线成片,聚点成群”的思路,优化川西林盘保护点布局。使全市14万个林盘的30%的到有效保护,其中3000--5000个逐步整治为林盘聚居点。构建全域的田园之中生态、业态、景观形态和居住生活形态有机融合,产业有支撑、服务功能全、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地方特色浓厚的林盘聚居群落。各区(市)县应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林盘保护点布局规划的优化调整,按专项规划审批程序报审。
2、按“四性”理念做好林盘整治建设规划设计。依托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筛选确定今年的林盘整治利用试点示范点,今年启动的示范点的林盘整治建设规划,遵循
精品文章
“四性”原则,按照《市林盘整治建设技术导则》的要求,依据产业形态确定整治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