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2.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jsyhqk 2022/2/18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科版五下第四单元第1课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起始课,通过学习学生需要对生活中熟知的昼夜交替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其中需要用到的地球自转、公转等知识安排在本单元后几课中,因此假说、到小组讨论,再到全班交流,为的让学生的思维有梯度的开展和完善。学生提出的多种假说,只要能产生昼夜变化的效果,都适宜作为学生探究的原点。
把难题抛给学生,引发更深的考虑,因为真实的情况肯定只有一种可能,如何才能知道真相,引发后续探究的热情和模拟实验重要性的认识。
3
12
2
三、设计并进展模拟实验
1.提问:每个人能直接观察到地球、太阳和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来验证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老师出示大地球仪,引发学生对于模拟实验的认识。
2.模拟实验中,用哪些器材来替代地球、太阳等,你们能把握好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①把地球仪当作地球,用手电筒来代替太阳,地球上被太阳照亮部分是昼,没被太阳照亮的是夜;②用彩色笔在地球仪上画红星作标记,假设就是我们的家,可以作为参照。③每天太阳东升西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可以帮助我们考虑一下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和位置关系。
学生动手模拟实验
要求:①小组分工合作,地球仪不要转的太快,手电筒不能随意乱动;②认真观察不同假说模拟的情况,可以用各种方法记录自己的发现。③建议屡次模拟反复比较,搜集准确真实的证据。
在反复的模拟、充分观察的根底上,小组内部整理可用的信息,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让学生明白,有些问题的研究我们才能有限、方法有限,但是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演示其中的一些场景,理解一些重要的信息,这也是古人研究地球和其它天体和宇宙的过程。
确保模拟实验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产生的证据更科学。
长时探究,把研究整个过程交给学生。(关注模拟实验中学生的详细分工情况,模拟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反复的模拟建立一定的模型。)
在充分模拟体验的根底上,对形象化、可视化的运动过程加强信息搜集和证据分析,修正自己的一些看法


10
四、进展合理的解释
请各个组汇报模拟实验和整体研究的情况。(你认为哪种假说不合理,模拟实验中哪些情况或现象不支持自己的假说)
2.不能确定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原因分析。
现有的信息(证据)没有方法证实假说的准确和否。
3.提问:在做的几个模拟实验,地球或太阳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只要地球绕着太阳或太阳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就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4. 老师建议学生课后搜集更多相关的资料和证据等,把学习延伸到课后
把汇报交流和研讨的过程做充分,形成增量。
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白在证据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现象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而更多的信息和证据才是不断找到准确解释的关键。
指向天体之间的运动关系。
基于证据,基于事实,合理想象,逻辑推理,不断形成和修正解释的做法要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