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隧道检测规范.pdf

格式:pdf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隧道检测规范.pdf

上传人:yzhlyb 2014/10/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隧道检测规范.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加速度传感器的电压灵敏度一般应大于 100mV/g,量程
不小于 50 引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应不小于 300 mV/cm·s—l:
传感器灵敏度选择原则是在满足频响要求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灵
敏度高的传感器。
3 加速度传感器安装谐振频率应大于 10kHz;速度传感器
安装谐振频率应大于 1 500H:。
现场检测
4. 3. 1 检测前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身强度应符合本规程第 条规定。
2 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相同。
3 桩顶应凿至硬实混凝土面并大致水平,传感器安装点和
激振点应打磨光滑。
4 打人或静压式预制桩的检测应在相邻桩打完后进行。
测量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传感器应安装在桩顶面,传感器安装点及其附近不得有
裂缝或浮动砂粒存在。传感器可用黄油、橡皮泥、石膏等材料作
为粘结剂与桩顶面粘结,安装完毕后的传感器必须与桩顶面保持
垂直,且紧贴桩顶表面,在信号采集过程中不得产生滑移或松
动。
2 对于钢筋混疑土灌注桩,当激振点在桩顶中心时,传感
器安装点与撞桩中心的距离宜为桩半径的 2/3(见图 —1);
当激振点不在桩顶中心时,传感器安装点与激振点的距离不宜小于桩半径的 1/2.
3 对于预应力混疑土管链,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
桩壁厚的 1/2 、锤击点与桩顶面圆心构成的平面
夹角宜为 90‘(见图 —2)。:
4 激振点与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5 激振方向应沿桩鞋缓方向。
6 应根据缺陷所在位置的深浅,及时改变锤击脉冲宽度。
当检测长桩的桩底反射信息或深部缺陷时,冲击入射波脉冲应较
宽;当检测短桩或桩的浅部缺陷时,冲击入射波脉冲应较窄。

●激振点
O传感器安装点

D≤ < D≤ <D≤
图 --1 实心桩不同桩径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点布置示意图;
●激振点
O传感器安装点
图 --2 空心桩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点布置示意图
4。 测试参数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 2L/c 时刻后延续不少于
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 2 000Hz。
2 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
3 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
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 1 024 点。
4 传感器的灵敏度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
5 采集仪器采样频率、增益、平滑、指数放大、数字滤波、
触发方式等参数应根据桩长合理设置。
信号采集和筛选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检测点重复检测次数不宜少于 3 次,且检测波形应具
有良好的一致性。
2 当信号干扰较大时,可采用信号增强技术和多次平均方
式进行多次激振,提高信噪比。
3 不同检测点多次实测时域信号一致性较差时,应分析原因,
排除人为和检测仪器等干扰因素,增加检测点数量,重新检测。
数据分析与判定
桩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