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鲁 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学习文(“鱼翅”)应取什么态度?(吸收)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
明确:“只要有养料,也与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
明确:(批判地吸收) “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与烟灯”)应取什么态度?
明确: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 “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就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
明确:(坚决抛弃)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就是。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六、分析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理清全文思路。
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从分析以下句子入手,全面地把握中心思想。
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就是“送去主义”了。
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3、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学生思考、议论,教师指名回答。
明确:
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
②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
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一)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就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
请同学们阅读第8、9两段,想想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方法。
启发。如果将第9段内容改写为“拿来主义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就是占有、挑选。对其中的精华要全部吸收。对那些精华、糟粕互见的,要区别对待的部分,应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中的有害的旧形式应当废除,只保留很小一部分作为反面有害的教材,文化遗产中腐朽的东西则要彻底抛弃”,与原文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改写的这段话可用投影展现,以利于学生比较。)
学生不难发现第8、9两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教师明确:比喻论证就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板书)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