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同层排水技术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19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同层排水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2210620458 2022/2/18 文件大小:1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同层排水技术规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总则
为了在建筑同层排水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卫生、 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居住建筑内生活排水系统采用同层排水技术的设计、 施工及 验收。
民用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内生活式。
根据管道井位置和卫生间器具布置, 墙体敷设方式和地面敷设方式可在同 一卫生间中结合使用。
管道布置和敷设
排水立管宜敷设在管道井内。 在气温较高, 全年不结冻的地区排水立管可 沿建筑物墙外敷设。
排水管道不得穿越烟道、风道、沉降缝、伸缩缝和抗震缝。
排水立管在穿越楼板出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当采用排水立管墙外敷设 时,排水横管在穿越侧墙时应设置防水套管。
排水管道穿越混凝土和砌体承重墙时, 应设置套管, 套管内壁与管道外壁 之间的空隙不应小于 20mm。
排水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
暗敷的同层排水管道的接口应严密、防渗。
塑料排水管道应避免布置在热源附近; 当不能避免, 并导致管道表面温度 大于 60°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塑料排水立管与家用灶具边缘净距不得小于 。
塑料排水管穿越楼板、 防火墙、管道井井壁时, 应按消防要求设置阻火圈, 防火陶管或阻火胶带,以防火势蔓延。
卫生器具排水管与排水横管连接时, 应采用 45°斜三通或 90°顺水三通。
排水横管之间的水平连接,应采用 45°斜三通。连接处上、下游横管在 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不宜小于 15°,如图 。
排水横管作 90°水平转弯时, 应采用两个 45°弯头或曲率半径不小于 4 倍管径的 90°弯头。
排水横管需变径时,应采用偏心异径管,管顶平接。
排水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 90°顺水三通或 45°斜三通。
排水横贯与立管连接时,排水横管上最低存水弯的水封面至接入立管处 横管的管内底高差不宜小于该横管的管径数值。
排水立管的顶端应设伸顶通气,排水立管的底部应设支墩或其他固定措 施。
同层排水的塑料排水管敷设时应考虑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管道在长度方 向的伸缩。立管的伸缩节设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横管一般可采取以下方法:
设置自由臂
设置伸缩节(敷设于附加夹墙或架空地面空间内的排水横管不宜采用伸缩 节);
采用固定支架固定
敷设在地面混凝土等材质的回填层内
当塑料排水横管敷设于附加夹墙或架空地面空间内时,应按下列要求设 置固定支架:
建筑排水硬聚乙烯排水横管的直线管段大于 2m 时,应按每 2m 设置一个固 定支架
建筑排水高密度聚乙烯排水横管的直线管段大于 6m 时,应按每 6m 设置一 个固定支架
固定支架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 其支承力应大于管道因温度变化引起的膨 胀力。
墙体敷设方式
一般规定
墙体敷设方式的排水管道及其管件应敷设在非承重隔墙或附加墙内。 墙体 厚度应满足排水管道敷设要求。
卫生器具的布置应有利于排水管道及管件的敷设, 排水管道不宜穿越承重 墙体。
卫生器具应布置在同一墙面或相临墙面上。 当需要时, 卫生器具也可布置 在卫生间中间部位。
大便器应靠近排水立管布置, 地漏宜靠近排水立管布置。 但大便器排出口 与排水立管的最小水平间距不应小于 .
墙体内敷设的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 应经过灌水试验满足验收要求后方可 进行墙体的施工。

421大便器应采用壁挂式坐便器或后排式坐(蹲)便器。壁挂式坐便器宜采用
隐蔽式冲洗水箱,冲洗水箱宜采用吹塑工艺成型。
,宜为壁挂式。

,水封深度不得小于 50mm.

, 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
及防腐措施。

。隐蔽式支架应与墙面或地面 固定。

DN100
,转弯处应采用两个 45°弯头。
,(见 )。,应放大 一级管径或设置器具通气管。

DN( mr)
排水支管的展开长度(m
50
3
75
5
100
大便器
5
非大便器
10

、球形四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