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土建工程质量管理.ppt

格式:ppt   大小:1,670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建工程质量管理.ppt

上传人:doc2088 2016/9/22 文件大小:1.6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建工程质量管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土建工程质量控制土建工程质量控制提纲?桩基工程?支护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抹灰工程?防水工程桩基工程一、灌注桩(一)冲击钻成孔灌筑桩、钻孔灌筑桩1、适用范围2、监察要点1)泥浆护壁:~,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情况选择适当的泥浆比重。2)清孔:要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注水下砼时才能停止置换以保证已清好符合沉渣厚度要求的孔底沉渣不应由于泥浆静止渣土下沉而导致实际沉渣厚度超厚。3)钢筋笼:加劲筋宜设置位置按照设计要求,钢筋笼的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的外径大100mm以上;分节制作的钢筋笼,主筋结构宜用焊接,搭接长度按10d留足;沉放钢筋笼前,应在预制好的笼上套上或焊上主筋保护层垫块。4)标高:严格控制浮桩标高,消除泛浆高度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砼达到设计强度值。桩基工程5)桩基检测:结果如若发现有断桩、单桩承载力(抗拔力)不满足要求等质量问题,应会同总工室、施工、设计单位现场调查论证、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桩基工程(二)人工挖孔桩1、适用范围2、监察要点1)开孔前,桩位应定位放样准确。2)第一节井圈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⑴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⑵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200㎜,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3)修筑井圈护壁应遵守下列规定:⑴护壁的厚度、拉结钢筋、配筋、混凝土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⑵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⑶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⑷护壁混凝土必须保证密实,根据土层渗水情况使用速凝剂;桩基工程4),护壁施工宜按下列方法处理:⑴每节护壁的高度可减小到300-500㎜,并随挖、随验、随浇注混凝土;5)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渣、积水,然后进行隐藏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浇注桩身混凝土。6)浇注桩身混凝土时,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当高度超过3m时,应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3、安全问题桩基工程二、预应力管桩1、适用范围2、监察要点1)对预应力管桩检查:⑴检查管桩的外观,有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⑵对管桩尺寸进行检查:桩径(±5mm)、管壁厚度(±5mm)、桩尖中心线(<2mm)、顶面平整度(10mm)、桩体弯曲(<1/1000L)。⑶管桩强度等级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并且要达到龄期。⑷管桩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以防不均匀沉降造成损桩,并采取可靠的防滚、防滑措施。⑸管桩现场堆放不得超过四层。2)预应力管桩施工:1)施工工艺:桩位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吊桩→对中→焊桩尖→压第一节桩→焊接接桩→压第N节桩→送桩→终压→(截桩)。?桩基工程2)压桩:⑴应遵循减少挤土效应,避免管桩偏位的原则。一般说来,应注意: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应尽量避免桩机反复行走,扰动地面土层;循行线路经济合理,送桩、喂桩方便。工程桩施工中,对有无挤压情况造成测放桩位偏移,应督促施工单位经常复核。⑵管桩压入前要准确定位、对中,在压桩过程中,宜用经纬仪和吊线锤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监控桩的垂直度,%。⑶每根桩的管桩接头数不宜过4个;同一承台桩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⑷在压桩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压桩压力、压入深度,当压力表读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时,应停对照地质资料进行分析,查明是否碰到障碍物或产生断桩等情况。如设计中对压桩压力有要求时,其偏差应在±5%以内。桩基工程⑸桩压好后桩头高出地面的部份应及时截除,避免机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截除应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或扳拉截断。⑹对需要送桩的管桩,送至设计标高后,其在地面遗留的送桩孔洞,应立即回填覆盖,以免桩机行走时引起地面沉陷。⑺预应力管桩的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3)接桩:⑴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应大于2mm。桩基工程⑵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在外层施焊。焊缝应饱满连续,焊接部分不得有咬边、焊瘤、夹渣、气孔、裂缝、漏焊等外观缺陷,焊缝加强层宽度及高度均应大于2mm。4、终压:终压后的桩顶标高,应用水准仪认真控制,其偏差为±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