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平面控制测量指南.ppt

格式:ppt   大小:3,202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平面控制测量指南.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19 文件大小:3.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平面控制测量指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平面控制测量指南
第1页,此课件共31页哦
控制点 :具有精确可靠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量基准点。(x、y、H)
控制测量:在整个测区范围内均匀选定若干数量的控制点,以较高精度的测量方法测出这些点的坐标和高程,这项工作称为控制测量。果正确无误。
2、绘制导线略图。略图是一种示意图,绘图比例、用线粗细没有严格要求,但应注意美观、大方,大小适宜,与实际图形保持相似,且与实地方位大体一致。所有的已知数据(已知方位角,已知点坐标)和观测数据(水平角值,边长)应正确抄录于图中,注意字迹工整,位置正确。
3、绘制计算表格。在对应的列表中抄录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注意应确认抄录无误。在点名或点号一列应按推算坐标的顺序(亦即前进顺序)填写点名和点号。
第15页,此课件共31页哦
1、绘制计算草图, 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如上图);绘制表格填写已知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
=测-理= 测-(n-2)180°
(2)若在限差内,则按反号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
计算检核:
第16页,此课件共31页哦
3、导线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4、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与调整;
理论上
实际上
(3)改正后的角值:
第17页,此课件共31页哦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导线全长闭合差:
第18页,此课件共31页哦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若K<1/2000(图根级),则将fx、fy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第19页,此课件共31页哦
6、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第20页,此课件共31页哦
辅助计算
点号
观测角
(右角)
°´"




˝
改正角
°´"
A
B
C
D
坐标
方位角
α
距离
D
m
点号
A
B
C
D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
Δx
m
Δy
m
Δx
m
Δy
m
x
m
y
m
A
B
A
B
闭 合 导 线 坐 标 计 算 表
87 30 03
89 14 40
75 55 45
41 16 34
133 46 40
107 20 10
-09
-09
-10
-10
-38
360 00 38
87 29 54
107 20 00
75 55 35
89 14 31
360 00 00
133 46 40
328 36 34
224 32 09





+
-
+
+
+
+
+
-
0
+
0
+
0
-
-
-
-
+
+
+
+
-
-
-
-
+












第21页,此课件共31页哦
αAB=133°46′40″ xA= yA=
闭合导线计算示意图
第22页,此课件共31页哦
(二)、附合导线的计算
如图,A、B、C、D是已知点,起始边的
方位角 和终边的方位角
为已知。外业观测为导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
D
4
2
3
1
C
A
B
CD
a
第23页,此课件共31页哦
(1)计算角度闭合差:
如图:以右转折角为例计算 。
一般公式:
同理:以左角计算
+)
å
-
×
+
=

b
a
a´
o
180
6
AB
CD
D
4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