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原因研究及护
理措施探究
[摘要]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原因及 护理措施。方法 本次实验以本院收治的40例气管切开ICU 内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为实验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肺部感 染的发生原因和护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原因研究及护
理措施探究
[摘要]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原因及 护理措施。方法 本次实验以本院收治的40例气管切开ICU 内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为实验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肺部感 染的发生原因和护理措施,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 临床护理,所有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均显著改善,治疗后15 例痊愈,20例显效,4例有效,1例死亡。 结论 本次实 验结果表明,气管切开术后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治 疗,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有利于降低ICU肺部感染的 发生率,积极全面的临床护理措施,也是降低肺部感染的关 键环节。
[关键词]气管切开;ICU;肺部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4-4721 (2012) 12 (c) -0189-02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危重患者抢救措施,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避免发生呼吸道阻塞症 状,然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医 学研究结果显示,切管切开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在 90%左右。本次临床实验对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的 诱发原因和临床护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实验的 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以本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所收治的40 例气管切开ICU内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为实验对象,男性25 例,女性15例,年龄20〜80岁,平均( + )岁, 患者气管切开手术后至进入ICU的平均时间为(7. 5 + 0. 5) do其中,3例患者意识清醒,37例患者为昏迷状态;25例 患者需要行机械通气。
根据卫生部2000年制定的《住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患 者进行临床诊断,患者未见明显的潜伏期症状,进入ICU治 疗48 h内出现感染症状,将X线检查、细菌培养、血象、 体格检查、临床症状等检查结果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3痰液采集
通过无菌吸痰法,在气管切开部位将患者的下呼吸道分 泌物吸出,并将采集的样本放置在无菌试管中进行细菌培养 检查。
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72 h内患者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排痰效果好; 显效:72 h内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排痰效果较好;有效: 72 h以上症状稍有减轻,咳痰量无明显改变。
2结果
1病原菌分布特征
所有40例患者的痰液细菌检查培养结果显示,共有9 种致病菌,其中,真菌4例,占10%;革兰阳性球菌4例, 占10%;革兰阴性球菌(包括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 32例,占80%。致病菌的例数是查出该类型致病菌的患者例 数。
2药敏检测
3讨论
1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的发生原因
(1)患者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基础疾病的发生会损害 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导致抵抗力降低,同时,重症患者在 同一 ICU内治疗,也会加大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