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原主备人老师:童雅娟 主修改(备)老师: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备注:林玲 重备 2021年3月24日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通过对罗布泊今昔不同景象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原主备人老师:童雅娟 主修改(备)老师: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备注:林玲 重备 2021年3月24日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通过对罗布泊今昔不同景象的比照描写,并根据大量的真实可靠的数据进展深化分析,形象地说明人类盲目无知的破坏行为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原因,,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报告文学兼有新闻(真实)和文学(形象性、抒情性)两种特点。文章表达事实,、比喻、排比等修辞,写得形象鲜明,情景凸现,痛惜之情跃然纸上。
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学习根底一般,学习方法机械,语感才能不强,语言表达才能不佳。不擅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课堂上需要老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细细品味语言,进步和文本的对话才能,感悟才能.
教学设想
1、布置预习:让学生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理解罗布泊的今昔变化.
2、教学准备:根据教学设计制作课件。
3、教学根本思路: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宜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4、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①积累词语,理清文章思路,初步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②学习比照、比喻、拟人、排比手法,品味语言表达效果,培养语感.
③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培养概括要点和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才能。
教学难点
培养概括要点和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才能。
真正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悟拓展
教具及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自读课文(10分钟)
快速阅读课文,每段标出序号,并按以下提示,用圈点勾划法找到相关句子,划出关键词语。
1、 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如今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2、 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3、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二、整体感知、品析语言(20分钟)
(一)罗布泊今昔变化
先打出昔日罗布泊的图片,让学生找出文中句子作讲解词,并选其中一段指导用愉悦的语气朗读。
再打出今日罗布泊的图片,让学生找出文中句子作讲解词,也选择其中一段指导学生用苍凉、痛惜、恐惧的语气朗读。并小结形成以下板书:
昔日:“绿洲”“仙湖” 比照
今日:“沙漠"“神秘”
根据学生所举句子,结合典型语句,体会用词(例“萧瑟”)引用资料(例赫定著作)及修辞(如写胡杨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二)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同桌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1)给塔里木河人为改道……
(2)“四盲”像个宏大的吸水鬼……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