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2022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45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aba 2022/2/19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题的视唱与声乐版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讨论—引出欣赏曲目
1.师弹奏《拉德斯基进行曲》片段;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曲名及作者。
2.介绍乐曲作者:奥地利的老约翰·施特劳斯(解释“老”),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因
为他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251首作品,数这首《拉德斯基进
行曲》最为有名。
3.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拉德茨基”是人名。他是奥地利的军事将领,曾率领军队侵略意大利北部地区,并在那里
担任总督好多年。所以他在意大利被视为侵略者,而在奥地利却被认为是民族英雄。他死
后由当时的皇帝亲自主持葬礼,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天,由此可见他在奥地利人
们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施特劳斯为了歌颂他战争的胜利,专门谱写了这首《拉德斯基进










行曲》。
二、交响乐版欣赏—初步感受旋律
1.聆听乐曲 提问:(1)曲子的演奏形式是什么?
(2)曲子让你有怎样的情绪体验和场景联想?你又会想到什么颜色呢?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三、音乐会版欣赏—深入体验探究
1.生欣赏音乐会版片段。提问:它和我们前面所听到的音乐最大不同在哪里?(多了听
众的拍手伴奏)
2.师示范A段a主题的拍手伴奏。问:老师的伴奏前后最大的变化在哪里?(力度
的变化)
3.生拍手伴奏,强调边聆听音乐边拍手
4.视唱A段a主题
5.伴奏B










四、民乐版欣赏—提升民族自豪感
1.学生欣赏民乐版A段,并注意听辨与前面版本的不同点。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3.完整欣赏乐曲。
4.师生讨论:曲子听完后你有什么感觉?民乐版本和前面的交响乐版本,你更喜欢哪一
个?
五、声乐版欣赏—领略多样表现形式
六、课堂小结
七.教学反思
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
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视与听、音乐的与
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2、《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
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学唱《长江之歌》
三、导入新课
1、导入 :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
的亿万华夏人民。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
(提问:请学生抢答是哪一部作品,作者是谁?[《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今天
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2、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 结合学生对亲历长江边的感受,穿插两首唐代诗人漫步
长江边时吟诵的诗句。
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其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