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实施目标
以大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契机,充散发挥全市教育资源库和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备的作用,创设优异的教育信息化校园环境。联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将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
1、成立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
3/ 17
●目标: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建立,为实验项目有条不紊的展开提供了组织保
障。
●举措:
1)由校长亲自担当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书记副校长担当副组长,定期召开学校信息化推进会议,认识推进情况,实时调整,合理规划。
2)学校中层管理人员以信息化管理为已任,分别对学校的教育、教学、
评论及反应领域实施计算机管理,尤其是校务、教务、总务、档案、人事管理、学籍管理等,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达成度: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工作实效显性和有关的会议记录。
2、成立、健全各项信息化制度
●目标:制度是实验持续的支撑,形成稳定的制度资源,对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举措:
1)修订和完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计算机房、网络、惯例媒体、多媒体教室、资源库等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的管理制度,
教师学生培训制度、计算机网络使用检查评选制度、查核奖赏制度和信息化课题资料管理制度等惯例管理制度,使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
(2)成立和完善课程设计、讲堂教学、专业培训、教研活动中教师教育信息
应用意识、态度、能力等评论体系,使评论过程成为被评论者自我表现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内化、自我完善的教育过程。
●达成度:制度的公示和履行。
发展性项目:
项目三: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团队。
1、建立多元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提高教师信息修养。
4/ 17
●目标:经过多种途径的培训,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应用意识,提高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应用水平,娴熟掌握多种技术,为更好的展开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促进全校教师信息修养的全面提高。
●举措:
专家培训。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经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定期的邀请市、区教委成立的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组成的专家组进行技术
上的指导。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应用能力培训等。 (包括电子白板应用、电子杂志的设计、网站的建设等专业技术)
校本培训。校本自培是我校的优异传统,发挥她的优势,挖掘学校的资源,准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对全校师生进行岗位技术培训。
互帮培训。其方式有两种 ① 校外同伴互帮培训。我校和科技中心携手展开网络互帮培训尝试,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② 校内个人发展和同事互帮培训。教师能够根据网络信息浏览,组室活动,教研活动,沙龙活动等多种灵活
多变的自主方式进行自我或许同伴互帮,探讨在信息化应用中的教与学的实际问题。这是一种自发的、不定期的、随机的、简短、便利而又和睦的培训方式。
●达成度:
1)教师信息化应用意识的提高,表现为平时的应用率上涨,讲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比率上涨。
2)校本培训达到区先进水平。
2)教师的个人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 100%的教师能达成一般课件的制作和网上教学资源的筛选, 20%的教师能达成较高质量的课件的制作, 50%的教师会成立网站和个人博客。
2、展开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 17
●目标: 经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的各样实践尝试,培养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修养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优化教学过程,展开有效教学,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度。
●举措:
1)网络教研。两定两不定的活动设想。 ●定期、定人的展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商讨活动 ●不定期不定人的监察常态课。全员展开网上说课、评课、反省,讲堂实录,电子备课,教案探讨,远程教学等实践活动。
2)学习网吧。以语文组为实验对象,建立一个师生互动的学台,充分利用大连市教育资源库,联合学生实际,各年级语文教师设计切合学生年纪特点、认知规律的网上资源。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有配套年级段的课内课外的阅读资源,教师指导策略,练习设计,在线指导和交流,师生新资源的生成等内容。建立学生文学社,鼓励学生积累身边的阅读资源。经过师生合作的方式,丰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