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解放------1951年签定《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第2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53年7月)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2、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4、意义:维护了和平;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建设创造了有利环境。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废除1、土改原因:农民需要;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共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为了解放生产力,巩固新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2、时间:1950--1952年底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作用(意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政权。4、土改顺利进行的原因:新中国的建立——政权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制度——法律保障;旧解放区的土改经验;得到人民拥护;土改制度最大限度孤立了地主。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时间:1953---1957年;(3)内容: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初步基础;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4)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5)取得成就的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涌现大批劳模;土改为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共正确领导;苏联的支持帮助。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改动的内容改造的途径结果及历史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发展速度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手工业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