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观潮
1
整理ppt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朗读感悟:
心情—— 急切
13
整理ppt
潮来时
14
整理ppt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潮来时”的段落: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又是从哪几方面来描述的?
声音 形态
远处
稍近
再近
更近
15
整理ppt
午后一点左右,……
过了一会儿,……
再近些,……
浪潮越来越近,……
16
整理ppt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方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远
近
听潮声
17
整理ppt
白线。
看潮形
,逐渐拉
长,变粗,横贯江面。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
丈多高的水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18
整理ppt
声音
形态
隆隆的响声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
一条白线
横贯江面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两丈多高的水墙
默读,画出描写潮水形态和声音的词语。
19
整理ppt
一线潮
20
整理ppt
横贯江面
21
整理ppt
再近些
22
整理ppt
白色城墙
23
整理ppt
浪潮越来越近……
24
整理ppt
白色战马
25
整理ppt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6
整理ppt
( ),( )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午后一点左右
从远处
过了一会儿
再近些
浪潮越来越近
27
整理ppt
潮来之时,声势浩大,潮过之后呢?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这里的“静”和潮来前的“静”一样吗?
停息后是什么景象?说明什么?
潮水大
28
整理ppt
。
(这是拟人句,把钱塘江当成人来写,十分形象有趣。“横卧”一词形象地展现了潮来前钱塘江的姿态和气势,突出了钱塘江的宽阔与静态美)
29
整理ppt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这是比喻句,把大潮从远处到来时的声音比作“闷雷”,未见潮形,先闻潮音,钱塘江的气势可真宏大!)
30
整理ppt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人声鼎沸”“踮着脚”,人们迎接大潮的心情是多么急切而又惊喜啊,从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奇特、壮观。)
31
整理ppt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人声鼎沸”“踮着脚”,人们迎接大潮的心情是多么急切而又惊喜啊,从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奇特、壮观。)
32
整理ppt
,响声越来越大,……人群又沸腾起来。
(比喻句,把“宽阔的潮头激起的白色浪头”比作“一条白线”,写出了江潮从远处到来时的形态。)
33
整理ppt
,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横贯”一词用得真传神,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大潮迅速奔涌而来,沾满江面的雄伟气势。)
34
整理ppt
,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比喻,夸张。把水浪比作水墙,形象地突出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把浪潮比作战马,形象地突出水浪奔流的速度很快,很迅猛的情景。把潮来时的声响夸张成“山崩地裂”。)
35
整理ppt
,潮头奔腾西去,……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余波“漫天卷地”,气势依旧;江面“风号浪吼”,涛声依旧。这更加体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6
整理ppt
一线潮
横贯江面
交叉潮
回头潮
37
整理ppt
吞天沃日
汹涌而来
惊涛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