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常见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7,838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见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20 文件大小:7.6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见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常见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49页
病原体
淋球菌
梅毒螺旋体
***疱疹病毒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乳头瘤病毒
HIV病毒
杜克雷噬血杆菌
衣原体
念珠菌
滴虫
疥虫
阴虱
肝炎病毒
---
旋体抗体试验结果解释示意图
早期
晚期
一期
二期
早期潜伏
晚期潜伏
三期
治疗前 治疗后
阳性
阴性
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9页
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结果解释示意图
早期
一期
二期
早期潜伏
晚期
晚期潜伏
三期
治疗前 治疗后
阳性
阴性
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9页
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总汇
USR TPPA 意义
RPR TP-ELISA
VDRL TP-RT
_ _ 排除梅毒
一期梅毒的早期
+ + 现症梅毒(梅毒孕妇所生
的婴儿除外)
+ - 生物学假阳性
- + 早期梅毒经治疗后
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9页
梅毒血清学检测意义
检测目的:
临床诊断、血液筛查、流行病学监测
以临床诊断为目的的检测是为了确定梅毒感染的状况。
以血液筛查为目的的检测是为了防止梅毒的经血传播。
以流行病学监测为目的的检测是为了调查梅毒血清学感染率和发病率。
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49页
梅毒血清学检测检测策略及要求
检测策略
以临床诊断为目的两种策略
以血液筛查为目的的检测策略
以流行病学监测为目的的三种检测策略
检测要点
根据目的选择检测方法及检测策略。
可采用任何一类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作为筛查试验。
检测试剂要求
所有应用于临床的检测试剂均必须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在有效期内的试剂,有批批检合格证的试剂。推荐使用临床质量评估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试剂。
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9页
二、淋 病
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9页
常用淋病检测方法
直接显微镜检查
分离培养淋球菌
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9页
直接显微镜检查
原理:男性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常有大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其多形核白细胞内可找到革兰染色阴性的双球菌。
方法:革兰染色为一传统方法,革兰染色将菌分为二大类,即染成紫色的革兰阳性菌及染成红色的革兰阴性菌。
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9页
直接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男性淋菌性尿道炎的尿道标本
敏感性及特异性可高达95%~99%,具诊断价值。
宫颈标本、无症状男性尿拭子及取自直肠的涂片时
敏感性仅40~70%。
不推荐直接显微镜检查诊断直肠和咽部淋球菌感染。 亦不能用于疗后判愈。如果在多形核细胞外见到形态典型的革兰阴性双球菌,需做培养进行确证。
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9页
淋球菌培养
1.原理:淋球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可生长出特征性的菌落,根据菌落大小、形态、光泽、边缘、颜色等情况,可以作为淋球菌的鉴定依据之一。
2、方法特点:
敏感性 81~100%。
特异性 100%

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9页
淋球菌培养
培养条件 : 35 ℃ ~36℃,含5%~10% CO2,湿润(70%湿度)的环境。
CO2环境可由CO2培养箱、CO2产气袋及烛缸提供。使用烛缸时,应使用白色、无芳香味的无毒性蜡烛。在烛缸底部放些浸水棉球以保持一定的湿度。
培养时间:24~48小时
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9页
淋球菌的初步鉴定
初步鉴定淋球菌的依据
菌落特征
氧化酶试验
革兰染色
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9页
淋球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培养法为诊断淋病的金标准.
用于女性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