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武鸣县动物产品检疫现状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0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鸣县动物产品检疫现状分析.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2 2016/9/25 文件大小:1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鸣县动物产品检疫现状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鸣县动物产品检疫现状分析摘要:针对广西武鸣县动物产品检疫工作中存在产地检疫率低、宣传不到位、检疫人员素质偏低,检疫设备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合理选择报检点,规范定点屠宰检疫,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强化监督,严格执法,加强部门协作与配合及加强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升行业整体形象等一系列相应对策,以保障武鸣县畜产品安全。关键词: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4-0056-04在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成为消费者日益关注的问题,由于某些企业和个人不讲职业道德,畜产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2008年9月的三鹿奶粉事件;2009年4月雨润食品“瘦肉精”事件;2011年3月河南双汇“瘦肉精”事件等。这些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已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人们产生了畜产品消费信任危机,增加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心理,很多人甚至不敢吃畜产品。因此,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1武鸣县动物产品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的现状武鸣县是广西畜牧业十强县,已连续六年跻身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行业。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畜禽养殖总量不断扩大,因而畜产品的检疫及质量安全问题责任更加重大。武鸣县屠宰检疫始于1996年,在城区及主要乡镇开展了“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工作,全县有生猪定点屠宰场8个,禽类屠宰加工企业1个,这些定点屠宰加工企业都有派驻的动物检疫员,都能够按照检疫程序及有关法规要求对屠宰畜禽进行检疫,检出的病害畜禽及其产品都能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武鸣县产地检疫工作起步较晚,自2004年1月1日起才正式实行。产地检疫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群众性基础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2008-2010年武鸣县生猪产地检疫数量一直保持平稳。从2011年开始,该县充分依靠国家惠农政策,积极探索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新模式,通过以检疫量核定扶持补贴资金的方法,规范和完善规模养猪场的产地检疫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全县生猪产地检疫率,使全县产地检疫数量达到了历年的最高峰(见表1),有效地提高了规模养猪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12年12月1日,武鸣县屠宰检疫“电子出证”系统完成调试并正式在城区家畜定点屠宰厂投入使用,使全县屠宰检疫工作有了新的跨越,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上市畜产品的安全、放心,市场流通秩序得到了更好地规范。2007年开始,由于动物疾病的暴发流行,造成我国生猪存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对肉食品的需求。国家为了增加生猪存栏,促进规模化养殖业稳步快速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对肉食品的需求,从而出台一系列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如能繁母猪补贴、保险保费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三年扶持政策打下了良好基础,2008-2010年武鸣县生猪产地检疫数量一直保持平稳。2产地检疫及屠宰检疫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武鸣县没有发生过动物产品安全重大事故,但由于养殖量的迅速提高,饲养条件、检疫条件的客观限制等问题存在,使得动物产品的检疫及质量安全问题仍存在着隐患。笔者根据在武鸣县动物检疫监督基层工作经历,发现当地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