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艾灸疗法
1
整理ppt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
烧灼
定义
概 述
2
整理ppt
艾灸疗法
1
整理ppt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
烧灼
定义
概 述
2
整理ppt
艾叶
气味芳香
容易燃烧
火力温和
《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最佳灸料
3
整理ppt
灸法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二)扶阳固脱
(三)消瘀散结
(四)防病保健
4
整理ppt
常用灸法
艾灸
其他灸法
艾炷灸
艾条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
直接灸
间接灸
悬起灸
实按灸
灯火灸
天灸
白芥子灸
蒜泥灸
瘢痕灸
无瘢痕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太乙针灸
雷火针天灸
回旋灸
一、基本技术
5
整理ppt
(一)隔 物 灸
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又称间接灸。
6
整理ppt
隔物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隔附子灸
隔盐灸
7
整理ppt
1、隔姜灸
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4厘米,~,中间以针刺数孔,
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
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艾炷燃尽,易炷再灸
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
8
整理ppt
9
整理ppt
治疗因感寒而致的呕吐、腹痛、痛经以及风寒痹痛等。
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10
整理ppt
2、隔盐灸
将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
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
上置大艾炷施灸
艾炷燃尽,易炷再灸
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复、肢温、证候改善
11
整理ppt
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并作、中风脱证、四肢发凉等。
回阳、救逆、固脱
12
整理ppt
3、 隔蒜灸
~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
将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
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
艾炷燃尽,易炷再灸
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
13
整理ppt
用于治疗淋巴结核、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未溃疮疖、乳痈)及虫、蛇、蝎、蜂蜇咬伤等病证。
清热解毒、杀虫
14
整理ppt
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3~5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施灸10~15分钟。
(二)悬 灸
15
整理ppt
悬 灸
回旋灸
雀啄灸
温和灸
16
整理ppt
艾条灸
17
整理ppt
1、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18
整理ppt
19
整理ppt
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一般施灸10~15分钟。
2、雀啄灸
20
整理ppt
21
整理ppt
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左右移动或往复回旋熏烤施灸。
3、回旋灸
22
整理ppt
23
整理ppt
以上诸法(悬灸)对
一般应灸的病证均可采用,
但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
病,雀啄灸、回旋灸多用
灸治急性病。
24
整理ppt
4、温 盒 灸
将温灸盒置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
央,点燃艾条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
的灸盒中铁纱上,盖好封盖以调节温
度,每次每部位20~30分钟,一次可
灸数穴。
25
整理ppt
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
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26
整理ppt
部位
艾炷
壮数
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先小后大
先少后多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27
整理ppt
、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灸疗。
、五官、有大血管的部 位、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
(二)施灸的禁忌
28
整理ppt
1、如因施灸不慎烧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保护好水泡,勿使破溃,任其吸收,一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