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1
文档名称: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附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256KB   页数:1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附答案.doc

上传人:朱老师 2022/2/20 文件大小:2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附答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附答案

3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
中考考查内容
1.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情感。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例1(2022·成都)阅读下面的宋诗,答复以下问题。
锦江思
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作答。
【参考答案】 “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
 (2022·南充)阅读古诗?竹里馆?,完成下面题目。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类题时,需要结合诗歌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本诗?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境。

6

【参考答案】 全诗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和怡然自得的心境。
品味语言,赏析技法
1.语言赏析
(1)抓关键词。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入手,品味赏析。
(2)描述画面。描述画面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根底上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
(3)体会意境。结合诗句的意象,领悟诗人所绘之景与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概括诗词意境的常见词有:清新明丽、萧瑟凄冷、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
(4)把握情感。体会诗句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观点或说明的志向等。
(5)领悟哲理。品味诗句,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6)把握语言风格。①清新自然,晓畅易懂。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人。②平实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表达,不加修饰。代表人物:陶渊明。

8

③绚丽飘逸:华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想象。代表人物:李白、李贺。④形象生动:既是诗又是画,有声有色。代表人物:王维。⑤含蓄隽永:意在言外,曲折倾诉。代表人物:李商隐、晏殊。⑥粗暴豪迈:意境恢宏阔远,积极向上。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⑦慷慨悲壮:多指边塞诗。代表人物:高适、岑参。⑧沉郁顿挫:内容博大精深,题材严肃,感情深沉。代表人物:杜甫。
2.技法赏析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用修辞手法例释
名称
定 义
作 用
例句及出处
比喻
古汉语中常称之为“比〞。“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起兴
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
托物起兴,引起下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说的事物。可局部代全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体。
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比较
把物当作人来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叫拟物。
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更形象生动。
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排比
把内容紧密相连、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用多个意象组合来渲染某种气氛。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
设问
先提出问题,再答复以下问题。
开头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突出、鲜明地表现事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8

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