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长怎样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家长怎样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第一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一株幼苗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阳光和水等基本条件,同样,孩子的健康发展也需要心理和生理的满足,家长对孩子心理需求的关注正如这不可缺少的阳光和水一样课程等等。
    具体在学科上的体现:
    A、语文。有些孩子因为平时阅读较少,导致从低年级写句子看图说话能力不足。到了四年级时,写作文能力相对就弱一些。比如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老师布置作文字数和格式要求下,造成害怕写作文;比如一些孩子不愿意阅读,读不懂一段话的意思,对相关阅读题目不能回答,就会影响成绩。如果家长不清楚语文学习是个逐惭累积的过程,是很难帮助孩子在短时间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也会让孩子在学习上由挫败感导致孩子害怕语文;比如有些孩子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偏弱,直接导致语文课上成功的体验少,时间长了,便形成学习障碍,也会形成不喜欢语文的心理;比如有些孩子对语文学习意义认识不清,不知道学好语文后给自己带来哪些好处,也会导致孩子逐惭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附:四年级孩子的阅读要求:
    有表情地、流利的朗读文章;学习快速地浏览和略读文章,能够抓住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的语气,根据上下文理解文章中某个句子的意义;对优美隽永的诗词能够熟读甚至背诵;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孩子会思考,最好能够提出一此问题;在阅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能够按照一定的格式做读书笔记。
    B、数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四年级的已经开始学习简单的方程,开始利用抽象的符号来解释加减乘除的一些基本规则或者解决一件事情。开始接触简单的统计知识,学习更为复杂的图形及图形性质,对孩子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也提高。一些孩子由于思维发展缓慢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学习受阻后,会导致孩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C、英语。在英语学习方面体现困难的是,多数孩子没有语言环境。同时并不是天天有英语课程,便导致学习的不连续性。如果家长不能更好的辅导和帮助孩子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鼓励孩子增强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及时帮助孩子纠正发音和练习朗读,孩子的英语学习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这也是孩子学习英语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从而导致偏科。
    三、习惯性错误。习惯性错误是四年级学生学习的拦路虎,主要表现为学习急躁盲目、作业粗心、丢三落四、不能领会题意、一心二用、同样的学习错误一犯再犯,最终形成顽固的坏习惯。这些错误的造成归根于家长没有对孩子从小培养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良好习惯。比如对孩子随意放纵,学习时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规则约束。比如有些有孩子边写作业边吃东西或者玩玩具等不良习惯。如果小学一二年级时家长没有及时纠正,家长又不懂得如何子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自然而然就成为习惯性的错误了。
    四、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孩子的普遍问题,不集中主要表现在做事时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很多孩子听课不到10分钟就开始说话、走神,做小动作,手中随意掂橡皮、书角、玩儿笔等。因为注意力的不集中,导致孩子不能认真听讲,不能理解老师课堂所讲的内容,不知道作业的要求,作业拖拉,质量很差。导致注意力的原因除了生理原因外可以追溯到,家长没有在孩子幼年时期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意识,没有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长过多的包办代替养成了孩子有很强的依赖性,或者懒散的坏习惯。这些都会导致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最终让孩子养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
    五、孩子的交往问题。在幼儿时期和小学低年级,孩子的的自我评价来自于外界的评价。而到了小学四年级这个转折时期,孩子开始慢慢形成真正的自我评价。如果孩子在形成这个评价时获得的外在积极因素少,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随着交友圈子的不断扩大,自身的不良习惯常常会阻碍孩子,使孩子不能很好地扩大自己同伴的圈子。孩子交往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当形成这种状态时,孩子就会烦燥,变得内向和孤僻,不愿与人交往,表现为逆反和攻击性。但孩子内心渴望朋友的愿望和这种自卑的心理,造成孩子交往方面的矛盾,这种矛盾如果转移到孩子的学习上,便形成了不安心学习现状。
    六、孩子的个性问题。个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自卑、自私、自闭、不愿与人合作和分享;看问题片面,把错误归咎于别人;任性,很少想到别人,缺乏同情心缺乏宽容的精神,不愿意帮助别人;很难和同学相处,为一点小事常常发脾气;有的孩子会沉默寡言,形成孤僻的性格,害怕与人交往,总感觉别人对他有意见。孩子这些个性体现常常导致孩子问题突出,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修正和解决问题,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