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招标代理管理方案
目 录
第一部分 招标代理工作内容 .....................................................
一、签订招标代理合同阶段 .............资格预审评审报告并报相关部门备案。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招标投标法》第十八条规定,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要求,在招标公告或者投
标邀请书中,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并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
审查;国家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招标人不能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
者排斥潜在投标人(潜在投标人是指知悉招标人公布的招标竞争的供应商或承包商。 )。对潜
在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既是招标人的一项权利,也是大多数招标活动中经常采取的一道
程序。这个程序,对保障招标人的利益,促进招标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 资格预审评审办法的分类及其适用
资格预审评审办法如同评标办法的重要性一样,是资格预审活动中的重要文件,是招标人
资格预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投标申请人准备资格预审申请书(或申请文件)和
资格预审评审委员会进行资格预审评审活动的最重要的依据性文件。
招标人发出的资格预审文件应当载明资格预审评审办法。资格预审评审办法一般分为综合
定量评审法和综合定性评审法。
综合定量评审法是指根据招标工程的性质、特点和要求设定评审因素及其相应的评审标准
和量化分值,资格预审评审委员会依据评审标准进行量化评分,并依照量化评分结果确定合
格投标候选人或合格投标人的方法。招标人拟限制投标人数量的,按照排序确定拟选数量的
投标人;招标人不限制投标人数量的,高于资格预审合格分数线的投标申请人为投标人。综
合定量评审法并不意味着所有评审因素都需要进行量化评审,投标申请人的企业资质等级、
项目经理资质等级、企业注册资本金、企业是否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等构成投标人法定投
标条件的因素只进行定性评审。
综合定性评审法是指根据招标工程的性质、特点和要求设定评审因素,对评审因素以必要
合格条件标准和附加合格条件标准的形式予以表现,并就每项评审因素设定合格标准。资格
评审委员会评审投标申请人是否满足合格条件标准,满足合格条件标准的投标申请人均允许
参加投标。
招标人拟通过资格预审限制投标人数量的,应当采用定量评审的办法,按照择优原则选择
确定规定数量的投标人;招标人不限制投标人数量的,可以采用定性评审或定量评审的办法
来确定投标人。
二、资格预审评审办法应当包括的内容
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的公开性原则,资格预审评审办法应当载明详细的资格预审的评审程
序、内容、方法、标准和条件等。资格预审评审办法的内容除了要符合现行有关法规的规定
外,还要遵循科学性原则,紧密围绕资格预审活动是考核投标申请人投标资格的合法性和履
约能力的根本目的,合理和科学地设立相应的评审标准和条件。除了评审内容以及标准和条
件的设立要切合资格预审的特点之外,资格预审评审办法的编制原则应当与法律法规对评标
办法的要求一致。
三、资格预审评审办法一般分下列六个章节编写:
1、 总则
总则主要是界定:
(1) 评审办法编制依据
(2) 评审的原则。该原则应当与评标办法的原则一致,即公正、公平和科学、择优;
(3) 评审办法的适用范围。一般均表述为仅适用于拟招标项目的资格预审的评审;
(4) 评审委员会的组成和产生办法。主要有两种选择,一是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占
控股地位的项目,评审委员会由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注:资格预审评审办法
中预先分别明确技术、 经济等方面专家的数量) ,全部成员均从市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取产
生,成员总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具体数量在资格预审评审办法中预先明确;二是国有资
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以及非政府投资的国家或市重点工程,评审委员会由招标
人熟悉相关业务的代表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总数为五人以上单数,招
标人代表不超过评审委员会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技术、经济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