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统筹城乡发展的措施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更
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深入研究**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现状,提出今后的主要思路
与对策,无论是对于**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省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是我省经济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因此,只有统筹
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拓展农村市场,突破消费梗阻,实现良性循环,才能为国民经济增长提
供长久动力。
二、**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
的两大跨越。目前,人均 GDP 超过 900 美元,二、三产业比重达到 %,城市化水平达到 %。但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全国一样,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
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农村消费能力下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落
后等。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城乡差距的核心表现。当前,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是我省农民收入水平低,增
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过大。具体地说:
1.绝对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典型的“剪刀差”现象。1978 年我省城镇居民和
农村居民收入分别为 元、 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差 元,2003 年扩大到 4651 元。1998
年到 2003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 年共增加 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元的 %,甚至低于城镇居民平均一年增加 元的水平。(见图)
2.相对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1985 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
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 1:,1992 年扩大为 1:,1997 年降至 1:,2003 年又突
破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1:3,达到了 1:,虽然低于全,但比 2002 年的 1: 有
了明显加大。如果扣除农民收入中的实物性收入和加上城市居民的隐性收入,我省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
差距就更大。按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 1995 年 36 个国家的相关资料,城乡差距超过 2:1 的国家只有 3
个,我国便是其中之一。
3.内部差距。200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在 1:3 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