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蜀相古诗赏析.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蜀相古诗赏析.doc

上传人:夏天教育 2022/2/21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蜀相古诗赏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蜀相-古诗-赏析
蜀相-古诗-赏析
1 / 23
蜀相-古诗-赏析
蜀相 -古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古诗-赏析
3
蜀相-古诗-赏析
蜀相-古诗-赏析
21 / 21
蜀相-古诗-赏析
外观。他要写的是内心的感受。写景云云,已是活句死参;更何况他本未真写祠堂之景?
换言之,他正是看完了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凛凛,使得他百感中来,万端交集,然后才越发觉察到满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难言;才越发感受到数声呖呖黄鹂,荒凉之境无限。
在这里,你才看到一位老诗人,独自一个,满怀心事,徘徊瞻眺于武侯祠庙之间。
没有这一联两句,诗人何往?诗心安在?只因有了这一联两句,才读得出下面的腹联所说的三顾频烦 (即屡屡、几次,不是频频烦请),两朝开济(启沃匡助),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一方面是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付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这一切,老杜不知想过了几千百回, 只是到面对着古庙荒庭, 这才写出了诸葛亮的心境,字字千钧之重。莫说古人只讲一个“士为知己者死” ,难道诗人所理解的天下之计,果真是指“刘氏子孙万世皇基”不成?老臣之心,岂不也怀着华夏河山,苍生水火?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大星遽陨,百姓失声 想到此间,那阶前林下徘徊的诗人老杜,不禁汍澜被面,老泪纵横了。
蜀相-古诗-赏析
蜀相-古诗-赏析
11 / 23
蜀相-古诗-赏析
庭草自春,何关人事;新莺空啭,祗益伤情。老杜一片诗心,
蜀相-古诗-赏析
蜀相-古诗-赏析
11 / 23
蜀相-古诗-赏析
4
蜀相-古诗-赏析
蜀相-古诗-赏析
21 / 21
蜀相-古诗-赏析
全在此处凝结,如何却说他是“败笔”?就是“过渡”云云(意思是说,杜诗此处颔联所以如此写, 不过是为自然无迹地过渡到下一联正文),我看也还是只知正笔是文的错觉。
有人问:长使英雄泪满襟袖的英雄,所指何人?答曰:是指千
古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大智大勇者是,莫作“跃马横枪” “拿刀动斧”之类的简单解释。老杜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亦英雄之人也。说此句实包诗人自身而言,方得其实。
然而,老杜又绝不是单指个人。心念武侯,高山仰止,也正是寄希望于当世的良相之材。他之所怀者大,所感者深,以是之故,天下后世,凡读他此篇的,无不流涕,岂偶然哉!
(周汝昌 )
上元元年(760 )春 ,诗人由秦州漂泊到成都, 耕读浣花溪畔。
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诗人寻幽凭吊,写下这首七律《 蜀相》,抒发对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蜀相-古诗-赏析
蜀相-古诗-赏析
14 / 23
蜀相-古诗-赏析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
蜀相-古诗-赏析
蜀相-古诗-赏析
14 / 23
蜀相-古诗-赏析
5
蜀相-古诗-赏析
蜀相-古诗-赏析
21 / 21
蜀相-古诗-赏析
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 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 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 。“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
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 ,尤其在四川成
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 “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
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 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
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