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194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1033951284 2022/2/21 文件大小:1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气接地施工方案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
1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
编制:
校审:
批准:
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施工程序
工程概况
施工方法与技术要求
质量要求与质量保证措施
7、HSE风险分析,预埋钢板与柱内作为接地引下线的主筋相连。避雷带采用Φ12圆钢,地上部分采用压接端子与接地体连接。
8、接地支线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每个接地装置的接地线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不得在一条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9、接地装置施工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电气专业必须与土建及地下管网施工密切配合。
10、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需可靠接地。
11、电气专业必须与土建及地下管网施工密切配合,接地线的位置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12、接地线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杂有石块与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应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在山区石质地段后电阻率较高的地段应在土沟中回填100mm净土垫层,再敷设接地体,然后用净土夯实回填。
13、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接地线的敷设位置应合理,便于检查,无碍设备的检修运行巡视。
2)接地线的安装应美观,防止因加工方式造成接地线截面积减小,强度减弱容易生锈。
3)支持件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1、5米,垂直部分宜为1、5~3米,转弯部分宜为0、3~0、5米。
4)接地线应水平或垂直敷设,也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敷设,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等现象。
14、接地体为铜与铜或铜与钢的连接工艺采用热熔焊时,其熔接接头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被连接的导体必须完全包在接头里。
2)要保证连接部位的金属完全熔化,连接牢固。
5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
3)热熔焊接头的表面应平滑。
4)热熔焊的接头应无贯穿性的气孔。
15、利用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线、穿线的钢管作为接地线时,连接处应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16、接地装置的焊点在施工完毕后均应去除多余焊药并做防腐处理,并保证接地装置为良好的电气通路。
17、装置区接地装置安装完毕,及时测量接地电阻,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测量,测量时前3天的天气晴好,接地电阻值小于4Ω。当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加接地极。
18、本次工程接地极采用铜包园钢Φ25,长2、5米,就是一种金属材料为主的接地体,它由导电性、稳定性较好的金属矿物质组成,可用作建筑物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交流工作接地、直流保护接地、安全保护接地以及其她目的的接地体。
19、接地铜包圆钢与被保护对象的地线连接,使入地电流迅速泄放到大地,从而获得低的接地电阻。
20、接地铜包圆钢垂直埋置,接地极顶端深埋深为室外地坪(整平后)下0、8米,出入口处深埋1、0米,接地极间距不宜小于5米。
21、接地极与接地地线连接时,必须进行焊接,要求用同一种金属材料焊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不允许虚焊、漏焊。应在焊接处清除焊渣,涂上一层沥青或防腐漆,以防金属腐蚀。
22、运输与安装铜包圆钢时,应避免机械力损伤模块,选择埋设位置时,应避开可能遭到化学腐蚀机高温影响地段。
23、回填土时要分层夯实。
6、 质量要求与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前制定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交底内容。
1、施工前准备
1、1进场人员必须进行培训,电工必须报验合格后方能上岗。
6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
1、2进场材料必须报验合格后,才可以使用,按图施工。
1、3根据工序特点,向班组每个施工人员做好详细的文字与口头技术交底。
2、焊接质量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2、1参加焊接作业的人员必须参加特殊工种作业培训且具有焊接作业资格证。
2、2焊件在焊接之前应去除焊口的杂物、污渍。焊接要求焊口焊肉饱满、无夹渣,无虚焊、漏焊。焊接后及时去除焊药。焊接一次合格率要求达到100%。
2、3焊条使用前必须经焊条烘干箱烘干,施焊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焊条桶盛装焊条。
2、4焊接电流要求在110A~130A之间,电压在24V~25V之间。
2、5焊口在施焊后应清除焊口处多余的焊药及时涂刷防腐漆。
2、6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与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组织施工,规范标准复盖率100%。
提前熟悉图纸及技术资料。
2、7提前核对主、辅用料。
2、8班组设立兼职质量检查员。
2、9使用的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3、材料管理措施
3、1物资部门加强对原材料的验收、标识、入库与出库管理工作,确保材料供应正确。
3、2材料进场前应认真检验,其合格证及技术文件必须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