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文档名称:

主体功能区分类区域政策研究论文.pdf

格式:pdf   大小:2,971KB   页数:5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主体功能区分类区域政策研究论文.pdf

上传人:2890135236 2016/9/28 文件大小:2.9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主体功能区分类区域政策研究论文.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体功能区分类区域政策研究姓名:赖华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区域经济学指导教师:蔡靖方20080501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lS中文摘要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率先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旨在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和完善区域政策及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关于主体功能区的研究是个崭新的课题,目前还处于“先有理念,再有实践,逐步总结"的阶段。政府和学术界对于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概念还没有形成定论。本文认为主体功能区是为规范和优化空间开发秩序,根据区域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一定指标划定的在全国或上级区域中承担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地域。它属于经济类型区和功能区的范畴,突出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既可作为国家实行空间管治和相关政策的规划区,也可作为国家实施分类区域调控的基本地域单元。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区划、规划、政策和考核“四位一体"。其中,主体功能区划是基础和前提,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关键环节,相关配套政策和绩效考核是保障条件。国家“十一五力规划纲要针对四类主体功能区提出了分类实施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和人口政策及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思路,但比照发达国家完善的区域政策理论与实践,主体功能区分类区域政策缺乏完整的政策体系和框架。区域政策比较完善国家的经验显示,明确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是区域政策制度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讲区域政策主要针对问题等特定区域,而标准区域划分则为政策作用对象区域的识别和划分构建出基本框架。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区域政策框架主要由机构设置与程序安排、主体功能区识别、政策目标确定、政策工具选择和绩效评价组成。其中,机构设置与程序安排、主体功能区识别属于主体功能区分类区域政策的制度基础。机构设置建议成立专门的主体功能区管理委员会,其程序安排需要采取共同决策程序。主体功能区识别即主体功能区划建议以县为基本单元构建国家和省两级主体功能区划体系,建立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简明实用的指标体系。政策目标应定位在“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目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在战略和目标方向的基础上细化目标的度量指标。政策工具选择主要采用功能性质分类方法的政策工具,并以主体功能区发展基金作为政策协调工具进行组合。绩效评价需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立足区域差异,注重主体功能协同、开发秩序规范的区域协调发展。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区域政策;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绩效评价AbstractMajorFunCtionOri印tedZo鹏isanewconc印tintiatcdby也e”11t11Five—Year-Pl锄”,it’),ofreS0urces锄denViromnellt,existingdeVel叩m锄td髓s时锄ddeVelopmentpot∞tial,,eCon0IIlic1ayout,l锄duse龃durballizationpattems,l觚dspace丽1lbedi啊dedint0fourM旬orFunctiono^锄tedZon懿,tlleyareoptimizeddevelopm∞talzone,s仃伪seddeVelopm髓talzone,restricteddeVelopm∞,stalldardizingⅡledevelopm∞tofSpa∞iIlord盯t0f0珊are啪nablesp∞玳:.StlldyonnleM勾orFunctionOri∞tedZoneisab砌d-newsubject,itisstin洫mestageof¨伍吼aconcept,pmcti∞ag咖,觚d蓼aduallys咖【1lTlcdup”.GoV即[1IIlentmd猢dcIIlial娜∞tfo肌eda∞Ⅱ眦M旬0rF岫cti∞deVclopIIlent觚dop觚zationofⅡleorder'in∞cor血n∞、)∞dngc印adtyofr骼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