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中秋节高分作文5篇 中秋节的来历演变过程.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秋节高分作文5篇 中秋节的来历演变过程.docx

上传人:hh思密达 2022/2/22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秋节高分作文5篇 中秋节的来历演变过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共 18 页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俗,月饼象征着团聚。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 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 月,中 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 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 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 近了。
  依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日。
  西湖巡游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聚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聚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聚”的****俗,即烙一种象征团聚、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聚。










  中秋节三
  对于“中秋”,诸暨地方志乘所见,有如下记载。清《乾隆诸暨县志》云:“暨俗中秋与端节并重”。清《光绪诸暨县志》载:“中秋,夜置酒玩月(《万历府志》)。邑俗争以月饼馈中秋。大家则制饼如盘盂大,杂以瓜果,叠案供月,谓之宴嫦娥’(《新纂》)。中秋前后,五十都石灵庵赛会三日,旗帜箫鼓,颇极一时之盛。枫桥于是日沿街结灯彩,杨神庙搭花台。粤寇乱后停止”(卷17第19页)。1925年《诸暨民报五周纪念册》载:“(八月)十五日,魏姓三四千人,赛黄老相公,有鼓吹铙钹诸乐,角抵搏击诸戏,旗旄伞盖,绘彩执事诸仪,由奕村、霞朗桥、大宣、樊家岭至魏家坞宗祠,所过诸村,设香案歆神。晚以九联灯送还石灵庵。皓月丽天,清影散地,朱烬辉映,歌声相属,如明皇入广寒宫中,看霓裳羽衣舞也”(风25页)。“商家收账概照阴历,城中以端午、中秋、年终三节清账。乡镇以年终一节清账,近亦改为三节矣”(风11页)。“中秋。制月饼大如盘,杂瓜果供月下;文人置酒坐花,邀侣赏月”(风25页)。文中大致概括了诸暨“中秋”的主要“文化元素”。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依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其次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宋朝起先盛行,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给,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刘基,13111375)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开。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成功。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很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惋惜,近年所产月饼能见到“小纸片”踪影的已经不多了,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正在远去。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巡游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聚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市场上以广式、苏式和本地产为“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