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山东台儿庄古城导游词五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42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东台儿庄古城导游词五篇.docx

上传人:wawa 2022/2/22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东台儿庄古城导游词五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48页









  这座拐角搂,为京津冀地区的建筑风格,南北两侧的弧形卷棚,体现了这种建筑的开放性。拐角楼占地766平方米,建筑面积1514平方米,南楼经营珠宝,北楼经营茶艺。
  这座白墙黛瓦、马头出墙的徽派建筑,名叫久和客栈。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广建立。重建后的久和客栈,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作为快捷客栈运用。古城内有很多店铺、民居为这一风格,见证着徽商在台儿庄的创业历史。
  胡文广原先是一位书生,乘船去北京参与科举考试。途经台儿庄,看到了这里的商机,于是放弃科考,留在这里经商。他的经商理念是“和为贵”、“和气生财”,没过几年,就成为台儿庄的富商。他把堂号取名“久和”,希望后人恒久恪守和为贵的理念。
  大家看我右手边的这两座商铺,是典型的南面临水、北面临街的江南水乡建筑,占地面积1092平方米。左边这座名为“可意楼”,通过这幅“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楹联,我们能够猜到这是明清时期的青楼。右面这座名为“可风楼”,告知人们这座商铺虽然紧靠青楼,它的主子仍旧明哲保身,“可作风范”。










  好了大家请跟紧我,留意脚下的台阶,我们现在所经过的这座桥就是广源桥,又称“玉带桥”,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时任参将赵登高主持兴建,寓有“财源广进、兴盛发达”的之意,故称“广源桥”。,,,,是古城全部拱桥中跨度最高的单孔石拱桥。
  好了大家看,我右手边的这个座建筑就是扶风堂,这处宅院为晋派建筑,俗称万家大院,由台儿庄四大家之一的“四十万”兴建。万家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山西迁至台儿庄,因漕运而发迹,鼎盛时期有店铺商号20余家,官银40万两,被称作“四十万”。这座建筑,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采纳青砖青瓦的梁柱式砖木体式,楼高院深,墙厚基宽,设计精致,雕刻探究。有四合院、过庭院、偏正套院,60多间房屋,其豪华程度为台儿庄之最。台儿庄大战期间,一度成为我军掩体,战役打到第四天,遭到日军轰炸。现在我们看到的扶风堂,是在原有的地基上重建的,被称为“文化基因复活的胜利范例”。
  前面这条河就是古运输河,明万历二十一年动议开挖,三十二年通航,400年来未曾断流。台儿庄大战期间,池峰城破釜沉舟,下令炸掉的浮桥,就在前面这个位置。1959年,国家对京杭运输河进行改造,将原运输河取直,这段运输河保留在旧城内,成为景观河。










  四十万码头:为万家私人码头,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用于货船装卸货物,兼具汲水、洗菜、洗衣等生活功能。古城内现有此类码头13座,这些古码头,在打算拆除的时候,因为陈伟市长的发觉,才被保留了下来,成为见证“活着的运输河”的历史遗存。
  广济桥,俗称“丁字桥”,原为木桥,清咸丰七年(1857年)由万家出资修建为石桥。,,,,桥石为皇宫专用的苏州木渎金山石。邻居邻居感念万家周济大众的慈善之情,称其为“广济桥”。
  三恪堂与运输河税史馆,为鲁南风格的民居,是台儿庄富商陈家的府第,建于清朝末年,名为三恪堂,俗称陈家大院。陈家对三恪的说明是,对待天、地、人,都要谨慎尊敬。陈家先祖从安徽泾县迁来,主子陈扶清官至六品,清末时出任税务官。陈家在台儿庄大战前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