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单个物体受力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1,304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单个物体受力分析.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22 文件大小:1.2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单个物体受力分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单个物体受力分析
第1页,此课件共18页哦
约束类型
柔索约束
光滑接触面约束
复****旧课
圆柱铰链约束
链杆约束
固定铰支座
可动铰支座
代表物
绳子
不计摩擦的接触面
简化画法
约束反力方向
通过单个物体受力分析
第1页,此课件共18页哦
约束类型
柔索约束
光滑接触面约束
复****旧课
圆柱铰链约束
链杆约束
固定铰支座
可动铰支座
代表物
绳子
不计摩擦的接触面
简化画法
约束反力方向
通过作用点沿柔索轴线方向背离物体
沿公法线方向指向物体
合力大小方向未定,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表示
合力大小方向未定,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表示
沿链杆轴线方向,指向未定
垂直于支承面指向未定
第2页,此课件共18页哦
引入新课
为什么要介绍那么多种约束以及它们的反力方向

不同的约束,约束反力也不同,物体的受力情况就不同,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就带来了工程上设计、材料使用、施工情况等等方面的不同。
第3页,此课件共18页哦
讲授新课
一、概念介绍
1、受力分析
分析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的过程
2、解除约束
把研究物体从与它联系的物体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出其简图
3、分离体
单独分离出来的物体
4、受力图
表示物体受力状况的图形
5、主动力:
大小和方向已知的力
6、被动力:
约束反力
正确画出受力图,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进行力学计算的依据
§1-4 受力图
第4页,此课件共18页哦
二、受力分析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单独画出分离体简图
2、画出分离体所受主动力
3、画出分离体所受被动力即约束反力
如何应用呢?
第5页,此课件共18页哦
三、单个物体受力分析例题
1、均质小球重W,用绳索系住,并靠在光滑的斜面上,如图所示,试画出小球的受力图。
第6页,此课件共18页哦
1)、取小球为分离体,单独画出其几何轮廓
2)、画出小球所受主动力:
重力W(作用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
3)、画出小球所受约束反力:
①与斜面光滑接触
约束反力NB沿公法线方向指向小球
②小球与绳索接触
约束反力TA通过接触点沿绳子的轴线方向背离物体小球
TA
NB
W
第7页,此课件共18页哦
2、杆重W,用绳子系住,不计摩擦,画出杆件受力图
第8页,此课件共18页哦
1)取杆件为研究对象,画出分离体
2)画出主动力:
重力W
3)画出约束反力:
①A处 光滑接触面约束
约束反力NA方向沿公法线指向物体
②B处 光滑接触面约束
约束反力NB方向沿公法线指向物体
③C处 柔索约束
约束反力Tc方向通过作用点沿绳子的轴线方向背离物体
W
NA
TC
NB
第9页,此课件共18页哦
单个物体受力图的分析方法:
分物体——取分离体
画主动——画出主动力
析被动——分析所受约束反力
单个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原则:
不遗漏——不遗漏任何一个力
不增加——不凭空想象莫须有的力
不改变——不改变主动力、被动力的方向、大小
第10页,此课件共18页哦
3、简支梁AB的支承与荷载如图所示,试画出梁的受力图
第11页,此课件共18页哦
1)取梁AB为研究对象,画出分离体
2)画出主动力:已知荷载P
3)画出约束反力:
①A处,固定铰支座
约束反力,合力大小方向未知,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表示
②B处,可动铰支座
约束反力方向垂直于支承面
4)进一步分析通过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可以具体推出固定铰支座的支座反力方向
P
RA
RB
P
RB
RAX
RAY
强调:支座反力的方向是假定的!
第12页,此课件共18页哦
4、小球重G,不计摩擦,做出小球的受力图
第13页,此课件共18页哦
1)取小球为研究对象,画出分离体
2)画出主动力:重力G
3)画出约束反力:
A处 光滑接触面约束
约束反力方向:沿公法线指向物体
B处 光滑接触面约束
约束反力方向:沿公法线方向指向物体
第14页,此课件共18页哦
5、简支梁AB受力如图所示,梁重不计试做出梁AB的受力图。
第15页,此课件共18页哦
1)取杆为研究对象,画出分离体
2)画出主动力:已知荷载q
3)画出约束反力:
A处 固定铰支座
支座反力方向:大小、方向均未知(用两个相互的分力表示)
B处 可动铰支座
支座反力方向:垂直于支撑面指向未定
第16页,此课件共18页哦
四、总结
1、单个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分物体、画主动、析被动
2、单个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原则
不遗漏、不增加、不改变
3、课后需要多多练****br/>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