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白帝城最高楼.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白帝城最高楼.docx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22/2/22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白帝城最高楼.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白帝城最高楼
【作品介绍】
《白帝城最高楼》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由云安(今重庆云阳)与初到夔州(重庆奉节)时创作的一首诗。这是一首自创音节的拗体七律,首联状写楼高,颔联描绘近景,颈联渲染远景,尾联感慨当世。诗中充满勃郁1
白帝城最高楼
【作品介绍】
《白帝城最高楼》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由云安(今重庆云阳)与初到夔州(重庆奉节)时创作的一首诗。这是一首自创音节的拗体七律,首联状写楼高,颔联描绘近景,颈联渲染远景,尾联感慨当世。诗中充满勃郁不平之气。
【原文】
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仄旌施愁⑴,独立缥缈之飞楼⑵。
峡诉云霾龙虎卧⑶,江清日抱番建游⑷。
扶桑西枝对断石⑸,弱水东影随长流⑹。
杖藜叹世者谁子⑺?泣血迸空回白头⑻。
【注释】
⑴余英时《唐诗选》:城依山建筑(《上白帝城》所谓“城峻随天壁”),沿坡向上筑到山顶,过了山顶又沿坡向下,所以有“尖”处,
“城尖”就是山尖。城尖两边的城头走道是倾仄(斜)的。旌筛:旌
2
旗,筛(音佩),本义为古代旗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疏飘带。仇兆鳌注:旌施亦愁,言其高而且险也。旌价愁,亦见杜甫《送韦评事》诗:
“吹角向月窟,苍山旌价愁。”
⑵萧涤非注:缥缈,高远不明之貌。楼高势若飞,故曰飞楼。《访古学诗万里行》:白帝城旧址在奉节县治以东十里,瞿塘峡口北岸的白帝山山腰上,是汉代公孙述所建,因山势而修,周围七里,用石块砌成的城墙旧迹,至今仍多处可见。这里山势起伏,山为红砂石,树木稀疏。杜甫当年在《白帝城最高楼》一诗中描写的“城尖径仄旌筛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就是写的这里。
⑶诉(chè),裂缝。霾(mái),指云色昏暗。龙虎卧,形容峡诉云霾。
⑷日抱:指日照。H(yuán):大鳖;S(tuó):鳄鱼。这句可与“江光隐见窜建窟"(玉台观)参看。萧注:二句写登楼所见近景,是实景。上句写山,下句写水。龙虎,形容山峡突兀盘踞之状,峡静,故日睡。蓄建,形容江流湍急闪烁之状,水动,故日游。日抱,日照江面如环抱。都是摹写登高临深时所见的一种迷离恍惚之景的。
⑸扶桑,见《说文》:“扶桑,神木,日所出也”。断石,指峡诉。
⑹弱水,见《山海经》: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其水不胜鸿毛。长流,即第四句里的“江”。这一联可能化用了曹植诗句“东观扶桑曜,西临弱水流”(《游仙诗》)。楼高即可望远。五六句是从空间的广度来极写楼之“最高”。朱注:峡之高,可望挟桑西向,江之远,可
接弱水东来。吴见思:二句远景,言举天地之大,尽在目前
⑺杖:拄(杖)。藜:用藜茎制成的手杖。谁子:哪一个。
4
⑻泣血:形容极度哀痛,语出西汉李陵《答苏武书》。
【白话译文】
尖峭的山城,崎岖的小路,以及插在城头的旌旗都暗自发愁。就在这样的地方,孤孤单单、若隐若现地耸立着一座飞腾的高楼。云霾隔断连绵的山峡,群山如同龙虎在静卧;阳光映照着清澈的江水,波光好像蓄建在浮游。扶桑西端的树枝遥对山峡的断石,弱水东来的影子紧接长江的流水。拄着藜杖感叹世事的人究竟是谁?血泪飘洒空中,就在我满头白发回顾的时候。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未夏初,杜甫从云安迁居夔州,开始了寄寓夔州的一段生活,也进入了一个诗歌创作的高峰期。白帝城在夔州东面,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