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2021届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40题,,共60分)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30 ℃
,表中10 ℃、%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
B.温度为3 ℃、%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
C.%%时,O2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
D.在20 ℃条件下,%%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1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 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水浴中,10 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 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5·
实验时间/min
液滴移动距离/mm
10
0
15
20
65
25
100
30
130
35
,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
B.在20 min~30 mm3/min
C.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
D.增设的对照实验只需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
12.现将某植物放入一个密封的玻璃钟罩内培养,罩中养有以此植物为食的小动物,罩内的氧气用18O标记,给予光照若干天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8O既能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出现,也能在动物体的有机物中出现
B.该植物固定CO2用于合成有机物,CO2都要穿过3层膜性结构
C.18O首先出现在C3化合物中
D.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所释放能量都转移到ATP中去了
,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生成量多
C.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14.阳光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如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吸收CO
·5·
2和释放O2量的变化,据此正确的分析是
A.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B.光斑照射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加
C.光斑照射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
D.光斑移开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减弱
15.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及有关的酶等(见图甲)。实验时,按图乙的限制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见图乙)。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无CO2,不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C6H12C6,这个阶段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B.出现BC段的原因是暗反应的进行与光有关,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H]和ATP,故有机物生成量较多
C.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H]和ATP不足
D.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的叶绿体
16.如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分裂时期示意图。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时期细胞核糖体功能最为活跃
B.此时细胞中有四个中心粒
C.该图反映细胞进行基因重组
·6·
D.只要不发生基因突变,就可判断4上相应位置的基因是B
,实验过程:将三个边长分别为1 cm、2 cm、3 cm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泡于NaOH溶液10 min后取出,切成两半,每块NaOH扩散的深度如图中阴影所示(琼脂块中数据表示未被扩散部分的长度)。关于该实验及相关推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自变量是不同大小的琼脂块,因变量是NaOH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
B.NaOH在边长1 cm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最大
C.通过本模拟实验可说明,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D.本实验中,NaOH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18.红眼刚毛雄果蝇与白眼截毛雌果蝇杂交产生子代红眼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