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边活动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起主
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理
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 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
教育论 ( 英国洛克 ) 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 ( 英国斯宾塞 ) 都是
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 ”激发学习动机; (2) 感知教材, 形成表象;(3) 理解教材, 形成概念, 这是中心环节; (4) 巩固知识; (5) 运用知识,
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 (1)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 理论联系
实际的原则; (3) 直观性原则; (4) 启发性原则; (5) 循环渐进原则; (6)
巩固性原则; (7) 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
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
(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
读书指导法。
(2)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练习法; 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
④实践活动法。
(4)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 以情感陶冶 ( 体验 ) 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
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 备课; (2) 上课 (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 ;
(3)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 课外辅导; (5)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
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 ”教学目的明确。 (2) 内容正确。 突出重点,
难点,抓住关键。(3) 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 (4) 方法
恰当。 (5) 语言艺术。 (6) 板书有序。 (7) 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
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
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 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 也是衡量
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
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 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 即德育过程
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
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
一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
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
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 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