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最新咏怀古迹其三优秀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咏怀古迹其三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果冻 2022/2/22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咏怀古迹其三优秀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咏怀古迹其三优秀教案
一、导语设计:
 1、情景导入: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谁呢?  
生:西施。王昭君。貂禅和杨玉环  
师:那这四个人都是因为什么获得这样的称号呢? 
生:沉鱼是形容西施之貌,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觉得西施太美丽了,都自行惭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来。所以西施才的此称号。 
落雁是指昭君。昭君出塞之时,想到此生即将远离故土,不禁心中悲切,于是拨动琴弦,奏起了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悲壮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闭月是指貂蝉。传说貂蝉午夜拜月时,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 
羞花是指杨贵妃。传说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当然,现在想来,杨贵妃即使足够美貌,也不会让花羞于抬头,只是因为她恰巧碰到了含羞草,所以才会得此美称。〕  
师:那我们就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了,诗人想通过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美女昭君表达什么呢?下面我们齐读一下这首诗歌,然后同学们在诗中找一找,看能否找到点明诗人感情的词语?也就是诗歌的诗眼是什么?
 
生:怨恨 
师:昭君为什么要怨恨? 
生1:因为画工把她画丑了,让她见不到皇帝。 
生2:她一个人孤零零地远嫁匈奴,永远都没方法回自己的家乡。 
师:大家都答复地很好,那用诗中的话来答复就是…… 
生: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师:这几句诗向我们交代了昭君的人生遭遇,不知道哪个同学能给大家讲讲昭君的故事? 
生:自古以来,皇帝都有后宫佳丽三千,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汉元帝时也不例外。不过例外的是汉元帝并不是亲自从这些宫人中一一挑选,而是按图召幸。他让画师将宫人画成画像,然后他根据画像决定选择哪个宫人。这就给当时的画师提供了向宫人索取***的时机,但王昭君自恃美貌,不屑行贿,于是画师毛延寿怀恨在心,在昭君的画像上加上了一颗丧父落泪痣,结果使昭君错过了被皇上召见的时机。昭君在后宫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但她不甘心一生都困居在后宫之中,于是在匈奴与汉朝和亲之际,主动请缨前去大漠与匈奴和亲。临行之前,昭君前去拜别汉元帝,此时此刻汉元帝才知道原来昭君是个倾城倾国的美女,但形势已经无法挽回。汉元帝大怒之下,杀死毛延寿和多个画师。 
师:。昭君远嫁异邦,埋葬他乡,只能月魂空归,这些都表现出了她对故土思念的幽怨。而“画图省识春风面〞也透露出昭君对画师无耻行为的怨恨之情。那么,你认为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下面同学们以同桌为小组,相互讨论一下,然后找同学来说说你的看法。〔此处学生分小组讨论,安排教师巡视,合理掌握时间〕
 
生1:我觉得是,如果画师不把她画丑,她就有时机见到皇上,而倾国倾城的她一定会被宠信,最终被册封为妃子。也用不着要远嫁匈奴了。 
生2:我觉得是王昭君自己哦,如果她肯塞些钱给画师,不得罪他,别人会把她画丑吗?反正当时很多人也这样做。 
生3:昭君她就是不愿意这样做,她不是一个会阿谀奉承的人。 
生4:我觉得是皇帝,他要是自己肯见一见昭君也就不会造成这样的悲剧了。 
师:大家的讨论非常剧烈,观点各有不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个问题很值得思考:是皇上选美,可为什么画师却那么大胆,敢随意改动画像,难道他就不怕被皇帝知道,砍了脑袋吗? 
〔一片沉默〕 
师:有人曾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意思是说昭君的神韵和美貌是画不出来的,所以说毛延寿只是枉死。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这个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满后宫专供一人受用,却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这些都是为毛延寿鸣不平的。原来,汉元帝对于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所以,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统治者的昏庸。 
师:很多同学都会不理解,说昭君在汉宫只是一位待诏的宫女,后宫佳丽三千人,能否得到皇帝的宠爱都是未知数,而嫁到匈奴后却封为阏氏〔注意读音〕,相当于汉朝的皇后,她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生:因为她没方法回到自己的家乡,嫁出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