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室内分布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及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6,13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室内分布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及规范.doc

上传人:才艺人生 2022/2/22 文件大小:5.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室内分布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及规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室内分布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及规范
室内分布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及规范
0
室内分布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及规范
施工组织方案
1)、现场要求
(一)、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接到工作任务书后,向相应人员索取设计方案,了解工程线架必须在走线架上布线,无走线架时则沿墙
室内分布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及规范
1
面、边布线,各类走线必须加套相应的PVC管、波纹管、线槽等,固定原则与射频走线相同。
,,以避免损伤建筑物前期隐蔽工程管线,避开框架结构立柱,尽量选取非承重墙。
,严禁绕行,严禁留余量。
,(如:地下室、室外、或无吊顶的室内等处)
,走线平直美观,管与管之间必须用管接头,拐弯处用波纹管做软连接,禁止馈线沿建筑物避雷网带或避雷地线捆扎一起布放走线。
井道、走线道电缆布线规范
线缆两端线标采用红色热缩套管,并详细标明起始位置与线长,并在线缆每3米处贴运营商标签。热缩管距接头处3厘米, 热缩管长度为5厘米。
每根电缆线都应平直整齐。每2m用扎带固定
电缆线相互之间应紧密靠拢、平行,不得交叉、扭曲。
电缆理顺成束,用尼龙线扎绑扎于井道或走道的横档上,但不能勒伤电缆线。
电缆连续上下弯的垂直部分,应进行空绑。
电缆堆的预留发展位置应按施工图规定,并垫以木块或短头电缆。
尼龙线扎扎紧后多余部分必须剪掉。
加套PVC管的馈线水平/垂直走线固定间距为1米,未加套PVC管的馈线水平/;
未加套PVC管的馈线在走线架或墙壁垂直走线时,每隔1米必须用扎带把馈线固定于走线架或其它固定件上,以防止馈线因自身重力而引起馈线下堕;
,则预先将馈线用胶线或电缆挂钩固定在钢丝绳上,钢丝绳两端用膨胀螺丝、地锚、紧绳卡和调节环拉紧。客户特别要求时,必须安装专用走线架;
槽道内电缆布线规范
电缆顺直,无扭绞、打结现象,但电缆亦不得笔直拉紧。
低高槽道间电缆的上下应在同侧,避免交叉。
电缆跨出槽道下线,应在电缆拖架上绑扎。
电缆严禁溢出槽道。
,应在槽道上开孔,安装护线胶套。禁止采取其他方式破坏线槽或从线槽上方直接出线。
光缆布放
,以防在施工中遭到损坏。
室内分布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及规范
1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20倍;
布放光缆的牵引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80%。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允许张力的100%。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件(芯)上。
,光缆必须由缆盘径向顺序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光缆布放过程中应无扭转,严禁打小圈、浪涌、死弯等现象发生。
,必须严密组织并有专人指挥。牵引过程中应有良好的联络手段。禁止未经训练的人员上岗和无联络工具的情况下作业。
,要立即比照电缆施工的有关规定对光缆进行加固处理;最后检查光纤是否良好。对光缆接头做密封防潮处理,不得进水。
布放光缆时光缆两端必须做明显标志,以便识别;
,当处于易受外界损伤的位置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拐弯点(前、后)应予以绑扎。上下或爬墙的绑扎部位,应垫胶管,避免光缆受侧压;
,按规定预留在室内设备旁边的光缆,应按设计要求留足,整齐盘好扎紧注意美观,使用专用光纤光缆分线盒妥善安置。
、路由走向、室内冗余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加套管或线槽保护,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扎得过紧;绑扎后的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顺直,无明显扭绞。
,并详细标明起始位置与线长,并在电缆每3米处贴运营商标签。热缩管距接头处3厘米, 热缩管长度为5厘米。
3、 标识
室内外分布系统电缆标签用红色热缩套管,并标注线缆起始位置和长度。热缩管距接头处3厘米。热缩管长度为5厘米。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内所有设备均必须粘贴标识,贴于设备的明显处,且不影响整体环境的统一协调性,以保持整体美观;多台设备要标明主从机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