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范文大全.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范文大全.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2/2/23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范文大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4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范文大全
最近阅读了周先生的守望者的距离一-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4
周先生的话总让人似有所悟,我感叹他笑谈人生的超然。他在困难过后并不像人们那般呻吟,而是敢于面对人生的问题,笑谈生死。
读《守望的距离》让我知道了“人必然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不能攀援在社会建筑和他人身上。”在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一个人如果拥有了精神家园,那他就拥有了整个宇宙!
#守望的距离读书心得体会3#
这辈子不沾哲学!
这是读过《守望的距离》后的第一感觉。
一个人要想热爱生活并且能在其中艺术地活着,就别沾哲学。哲学并非艺术,这门学科太过于理性化。而浮生若梦,沉醉于生活,热爱并享受它,比一切都重要,像哲学家一样把人生放于解剖台之上,费劲心机地分割归类创造概念,最终得到的只是更深的迷惘。
所以,同样是讨论生命,比起周,我更喜欢史铁生。
《守望的距离》读过后,我感到的反而是更深的迷惘,再读史铁生,感到的却是更多的释然。
史铁生一定也是研究过哲学的,然而,在经过了“未知死焉知生”的求索后,他能够自退一步,找回生活,笑看世界,而不是让人生僵化在一个个永远也说不明白的定义和概念中。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4
对于人生,这,才是最美的答案吧。
我想,对于后现代的精神危机,哲学也许无法解决,也无需解决。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像史铁生一样,笑着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正如史铁生所说,只要你最关心的是目的而不是过程你无论怎样都得落入绝境,只要你仍然不从目的转向过程你就别想走出绝境。事实上你唯一具有的就是过程,一个只想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止你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也可以把死亡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
对啊,就这样,立足于目的的绝境却实现着,欣赏着,饱尝着过程的精彩,你便把绝境送上了绝境。梦想使你迷醉,距离就成了快乐,追求使你充实,失败和成功都是伴奏,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有人说,史铁生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是史铁生解决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危机,我想,也许这是对的。
从今以后,像史铁生一样的活着,一起笑看。
#守望的距离读书心得体会4#
记得在《试卷中的周》中就曾经说过,十多年前,就从朋友所赠之书《守望的距离》中第一次接触到了周的文字。他的文字非常细腻,充满了思想的感性,并处处体现了所习哲学打下的烙印,对人生的思索充满了哲理。其文字不疾不徐地将人生道理或是他的人生感悟给读者娓娓道来。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4
十多年的时光,消磨了我青春的热情,也吹肿了青春的身躯,十多年前的《守望的距离》已不知去往何方,而今看到浙江人民出版社再版的这本《守望的距离》,想起多年前本书带给我的美好阅读感受,于是又情不自禁地将之收入囊中。这也是人性的一种贪欲在作怪吧。
《守望的距离》最早出版于1996年,距今已有21年,在这21年的时间里,它一版再版,迄今为止已再版8次,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本书内容虽然接近500页,事实上它却并非什么长篇大论,或经过精心构思的大部头史书或小说一类,接近500页的内容实则汇集了周先生从1984年以来发表的几乎所有散文。这些散文或长或短,所反映出来的无不是周先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及对精神生活问题的相关思考,如果一定要给这些散文概括个名字出来,这应该称之为中国社科院研究学院出身的哲学家或作家周先生的日常哲思随笔,头衔太长,简言之哲思随笔。如果用周先生自己的说法便是“守望的距离”。在与时代潮流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去守护人生中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既然是对人生普遍意义的思索,在阅读的时候便不能求快,需细细研读,带着一颗浮躁之心,功利之心,是没有办法在他的文字里获得安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