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歪嘴哭综合征.doc

格式:doc   大小:4,693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歪嘴哭综合征.doc

上传人:Alone-丁丁 2022/2/23 文件大小:4.5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歪嘴哭综合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歪嘴哭综合征
歪嘴哭综合征原因非由产伤或胎位不正引起,肌电图检查亦无面神经瘫痪,系因一侧口角降肌发育不全、致哭时不能下拉,健侧口角降肌仍下拉造成不对称哭嘴[1 ] 。上世纪90
作者单位:130021 症、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入院后给予积极抗感染、抗休克、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并于入院后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保证呼吸道通畅,入院后1小时给予肿物切开减压引流 ,术后血压正常,末梢循环改善,引流处间断双氧水冲洗,并静点抗感染药物(甲硝唑+头孢吡肟),术后恢复良好,最后痊愈出院。
5例口底蜂窝织炎临床表现
年龄
肿物部位
呼吸困难
休克
肝脾肿大
皮肤出血点
血常规改变
电解质紊乱
CRP及血浓汁培养
肿物早期彩超改变
6月-11岁
颌下5例
颈部1例
锁骨上1例
面颊部1例
5例
3例
肝脏肿大5例,脾脏肿大2例
2例
白细胞减低2例升高1例正常1例,中性粒细胞升高3例,血小板降低2例
低钠血症4例,低钙血症2例
CRP升高5例,血培养阳性1例浓汁培养阳性2例
早期无化脓改变4例,有化脓改变1例
3 诊治体会:
口底蜂窝织炎是急重症,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颈部及下颌肿胀可以在1天内甚至几小时内迅速肿大,甚至延及锁骨区及胸部、纵隔区。可以迅速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感染中毒症状重,可以发生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正确认识该病,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减少死亡率,以下是治疗5例口底蜂窝织炎的一点体会。
早期切开引流重要性:局部炎症处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2],从以上5例口底蜂窝织炎临床转归可以看出,2例未及时切开引流,均死亡,3例入院后及时切开引流,均存活。该病早期切开减压引流可以大大减少***或细菌入血,减轻感染中毒症状,避免感染性休克或者逆转感染性休克,5例中前2例由于各种原因未切开减压引流,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未死于窒息,但最终由于感染症状重,死于感染性休克,而后3例由于及时机械通气治疗,早期切开减压引流,术后间断冲洗,积极抗感染及支持治疗,虽病情重,但均病情好转。
可见,早期肿物切开减压引流对于抢救该病成功率起着很重要作用。另外,3例病例肿物彩超早期均未见脓液形成,建议不应以彩超有无化脓作为早期切开引流的指征,早期切开减压一方面减压防止窒息,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入血,防止脓肿向下蔓延,减轻感染中毒症状。应作广泛性切开。其切口可在双侧颌下,颏下作与下颌骨相平行的“衣领”型或倒“T”型切口。术中除应将口底广泛切开外,还应充分分离口底肌,使口底各个间隙的脓液能得到充分引流,然后用3%过氧化氢液每日4~6次,创口内置橡皮管引流。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5例均出现呼吸困难,故需及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该病进展迅速,在出现呼吸困难早期即应尽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但该病由于口底软组织弥漫性肿胀,气管插管有一定难度。
抗生素的选择:该病一般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故需选择广谱抗生素和甲硝唑静点,作脓汁或切开组织细菌培养以指导长期敏感抗菌素治疗。由于厌氧菌培养需特殊培养基,如为厌氧菌感染常规细菌培养很难培养出细菌。以上5例常规细菌培养只有1例培养出细菌,可能为厌氧菌感染。
抗休克治疗:扩容、纠酸、应用血管活性药、激素治疗。
心理护理:消除患儿恐惧、烦躁的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配合最好的治疗。
口底蜂窝织炎原因是下颌骨下方、舌及舌骨之间多种肌肉,其走行又互相交错,因此,在肌肉之间、肌肉与颌骨之间充满着疏松结缔组织及淋巴结,而形成各个间隙。间隙之间又互相沟通,一旦由于牙源性或其它原因而发生蜂窝织炎,则十分容易向各个间隙蔓延,而引起广泛的蜂窝织炎,甚至导致颈部、锁骨上间隙、纵隔蜂窝织炎。由于颈部及口底周围组织严重肿胀,可以引起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该病感染中毒症状重,可以引起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且可以引起纵隔脓肿、败血症、脓毒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因口底蜂窝织炎感染部位较深,脓液分散在口底组织间隙中,因而不易形成局限性脓肿,不易触到波动感,,局部穿刺也很难探及到
脓腔,因此,不能以局部波动或穿刺是否有脓汁来作为切开引流的指标,临床上以综合治疗为原则,全身和局部治疗相结合。强调以下几方面:(1)及时切开引流,术后间断冲洗,局部护理。(2)为防止窒息,应及时气管切开,必要时辅助机械通气。(3)积极抗感染及支持治疗,防治感染性休克。(4)良好的心理安慰。(5)口腔科和耳鼻喉科等多学科的积极配合。由于口底蜂窝织炎早期表现不典型,进展快,死亡率高,是儿科急重症,应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尤其门诊工作者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