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昆曲的文化价值]节选自《昆曲文化的结与解》阅读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昆曲的文化价值]节选自《昆曲文化的结与解》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平平库 2022/2/23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昆曲的文化价值]节选自《昆曲文化的结与解》阅读答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第 2 页 共









[昆曲的文化价值]节选自《昆曲文化的结与解》阅读答案
节选自《昆曲文化的结与解》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百戏之祖”的称号象征着昆曲在拥有三百来个剧种的中华戏曲幅员内所拥有的崇高地位。其“盟主”之位的形成,往往可以追溯到一个独特的文化身份:昆曲几乎是全部剧种中唯一拥有雅文化传统的剧种,很受文人士大夫们的确定和推崇。但这背后有一个看上去很怪异的现象:从事昆曲职业的艺人与伶人们,并没有改善千百年来形成的被丑化被羞辱的形象。作为昆曲文化真正的载体,他们虽然并没有在现实舞台上消逝,但却在文化象征体系里缺失了。昆曲演员也和其他传统戏曲一样,其文化体系中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演出文化长期处于评价系统中最弱势最低级的一端。演出文化中所包含的很多内容如演员、剧场、观众、剧目往往成为政治力气威权打击的对象。不过大量的史料又向我们证明:历代统治者对于戏曲演出文化真实的看法往往是冲突的——他们既打压又拉拢,既觉得卑俗低下又觉得兴味盎然。尤其到了明清时代,这种冲突因为戏曲演出文化的高度开展而显得特别突出。
其实从元杂剧起先,文人们就在找寻着一种可以被主流文化接纳的参加戏曲文化的方式。文人解决这个文化史上的冲突,关键之处在于他们从戏曲整体之中单独提升了“曲〔包括词和乐〕”的价值,并将其拔高,高于整体中其他一切元素之上。这个过程可以称为“曲的独立化”。到了明清,戏曲整体中两个最大的组成局部受到了国家体制完全不对等的待遇,有时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待遇:一方面“曲”在被不断地雅化、美化、文人化;另一方面“剧”的内容在进一步丑化、俗化、受打击。打击与丑化主要有两点表现:一是国家威权的大规模删戏、禁戏;二是对艺人活动进展限制管制。国家政权频繁发布管制政令,反过来也让我们留意到问题的另一方面:昆曲中以演出为主体的“剧”,越禁更加展,甚至出现了一个“普及性”的现象,伴随着十八世纪昆曲普及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中国戏曲根本完成了它的程式化体系建立。“曲”与“剧”,它们本是同宗同源,却不能同呼吸共命运,一切肇始即是十八世纪昆曲内部的历史性分别。虽然从大的范畴看,它们还处于一个文化系统内,但各自的趋向造成了它们“平行开展”的命运。在各自开展成就的掩盖下,造成了昆曲事业整体的下行。进入新世纪,中国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为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否意味着昆曲作为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的回来已经起先?








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