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对诗歌教学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诗歌教学的思考.doc

上传人:brozn 2022/2/23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诗歌教学的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诗歌教学的考虑
——-— 听人讲座,感我心灵
文以载道,说诗育人。
热情而剧烈。
在宝轮中学的名师工作坊的示范课上,来自树人中学的胥文老师用诗意解读了余秋雨的《都江堰》。一开场,就以滚滚江水引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 对诗歌教学的考虑
——-— 听人讲座,感我心灵
文以载道,说诗育人。
热情而剧烈。
在宝轮中学的名师工作坊的示范课上,来自树人中学的胥文老师用诗意解读了余秋雨的《都江堰》。一开场,就以滚滚江水引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博大情怀,既而由物及人,由都江堰到长城,由秦始皇到李冰,胥老师用理性和感性相交融的语言之舟,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文章推向了诗的意境。所谓言为心声,每一句话里都有一颗纯洁的心灵。
中国,是诗的国度。千年的沧桑,千年的诗情。对诗文的热情,对故土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是发自内心的,是***,都情不自禁地受到了感染。
热情而广博。
同一天,来自四川省语文教科所的专家段老师,“独"字,在“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中,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里,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上,在“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中,“独”所处的时间,,“独”的内涵也相差甚远,对于语文,对于诗文,他说,那是一种享受。
因为热爱而享受,因为热爱所以广博。对于诗,段专家已经从诗中走了出来,带着着我们,一步一步,在高楼,在幽谷,在兰舟,在冰天雪地里,去找寻诗意,去享受生活。

热情而透彻。
而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程郁缀老先生,在广元外国语学校的演讲,更是师生满堂,人虽多而挤,但无一不被老教授的才华,才能及精神感动,他真挚深情的演讲激起了很屡次经久不息的掌声。讲到高昂处,大家都热情如火,而说到伤心处,那么很多人都留下了真情的泪水。
老先生以《诗经》起始,上迄春秋,下至唐宋,思接干载,心游万仞,为四川广元的师生展开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千年诗歌画卷。他说,只有热爱故土者才能热爱祖国,“鸟飞返故土兮,狐死必首丘。"禽兽尚且有故土之恋,何况人乎?”.又说“杜甫之所以被后人称为‘诗圣',因为他一直关心人民的疾苦,由自己的不幸想到了别人的不幸,越是想到别人的不幸,就会忘记自己的不幸。”程教授从杜甫的诗歌中读出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深化的做人哲理,他希望现场每个人学会从中国传统的优秀诗歌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做一个有远大志向、有大才华、大胸襟、大气派的人,少想着自己,多想着别人。这就是“好人”的概念.。他还讲述了中国人的“傲骨”,他说:《晋书·陶潜传》中的“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和唐·刘长卿《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诗:
“折腰五斗间,黾勉随尘埃." 都反映了一个中国人的“傲骨"。
程教授讲述了诗人“快乐”的心态,他说:陶渊明的“无弦琴”和苏东坡的《琴诗》古人每以琴书诗酒佐其雅兴,抚琴弄弦,在文人学士中颇为风行。然而东晋名士陶渊明(陶潜),这位写过《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并以“田园诗"知名于世的大诗人,却独异其趣。他好琴而不谙音律,在家中备有“素琴”一张。是一张“无弦琴”,即仅有其形而不能发其音者。然而陶渊明却常常单独在家“抚琴自娱”,煞有介事而又自得其乐。
程教授认为,老师不光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