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2
文档名称:

中学----新教师入职感言.doc

格式:doc   大小:82KB   页数:10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学----新教师入职感言.doc

上传人:春天的故事 2022/2/23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学----新教师入职感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第2页/总共102页
精品文档
中学新教师入职感言
  来到xx中学已经一个星期有余,很荣幸在第一个星期跟随几位前辈老师参加了在北京京西古刹大觉寺举行的马小平老师追思会、"寻找来自一线老师的声音"主题座2页
精品文档
  教师之职,教书育人。落实于"教书",旨归于"育人"。欲"育人",必先"懂人";欲"懂人",必先"爱人"。作为我们语文教师而言,尤须充分地去关爱学生,用心去了解学生。舞者林怀民说:"艺术没有技巧,艺术是情感的往来"。我想教学同样如此,"技进于道",教学同样是没有技巧可言的。所有技巧都融化在对学生深挚的爱当中。爱之切,心之诚,诸法皆自在其中。
  裴斯泰洛齐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晴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从对学生深挚的爱出发,推进对于学生的深入了解,这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对学生的了解不应是浮于表面的、想当然的,而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既有对学生群体特征的准确把握,又要对每一个独立个体区别对待,苏霍姆林斯基所谓"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
  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诉求所在,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才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学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课堂不是教师的"个人秀",而是以生为本的引导与交流。"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教师是"引导者"而非"训导者",可以以理说服,但决不可以势压服。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在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中达成教学目的,方近于古人所谓"君子之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第6页/总共102页
精品文档
  教师之根,在于当下。
  扎根深厚的文化土壤,是要充分汲取传统的菁华;扎根学生的心灵土壤,是要充分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但大时代下的语文教师,还必须能够将"天线"伸出室外,去接受当下风云变幻的种种信号,以对现实动态的深切把握返观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的脉搏时刻与时代社会的节奏相和谐。
  与时俱进,关注现实,就是要不断了解家国天下民生百态,在时代的宏阔语境中思考我们语文教学的位置和使命;与时俱进,关注现实,就是要不断学****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了解教育前沿动态,随时给语文课堂补充进新鲜血液;与时俱进,关注现实,就是要在当下的环境中审视我们的文化、走进我们的学生,"不慕古,与俗化",将对文化的学****和对学生的了解放置到活生生的现实中来;与时俱进,关注现实,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学以致用,在现实中找到语文学****的方向和归属,"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也,则无不在于学",让朗朗书声呼应时代进步的节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第7页/总共102页
精品文档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鲁仲尼赞曰:"日新之谓盛德"。我们语文教师以正当以此种意识自励,一切教学思想和设计要从现实出发,一切又最终要落脚于当下。陶行知先生说:"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适时教育",永远在路上。
  我想要成为的正是这样一种"有根"的教师:根在文化,故能渊深博雅;根在学生,故能情思通达;根在当下,故能生生不息,随时而化。扎稳教师之根,方能走稳教师之路;走稳教师之路,方能成就教师之梦。梦在远方,路在脚下。
  格罗夫说:"改变是我们的挚爱。"然而我想,有些时候,恰恰是挚爱让我们改变。挚爱一支粉笔,挚爱三尺讲台,挚爱一份耕耘,挚爱一种收获,挚爱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挚爱一种职业,于是不再仅仅把它当作职业;挚爱一种生活,于是生活之上,有了前行脚步的永不懈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8第8页/总共102页
精品文档
  千里之行,已启于足下。路漫漫其修远,做一名"有根"的教师,我将奋然而前行。
2018-03-29
  来到xx中学已经一个星期有余,很荣幸在第一个星期跟随几位前辈老师参加了在北京京西古刹大觉寺举行的马小平老师追思会、"寻找来自一线老师的声音"主题座谈会,让我收获良多。它在我职业生涯的开端,为我点亮了一盏前行的灯火。
  马老师无疑是一个漂亮的人,一个具有内在情操和精神光芒的人;马老师也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拒绝表演和屈从的人;马老师更是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微笑着实践理想的人。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可以走多远,让我们意识到教育不是折磨,是遥不可及的幸福,教育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事关人格养成,责任、智慧和情感,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印刻。他带着他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事业的一腔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