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消渴病1概念?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又称消瘅、肺消、消中。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或者是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消:消耗精液而导致人体的消瘦体重的下降?多尿:不仅仅指尿量的增加还有就是排尿次数的增加,更多病人以夜间排尿次数增加为主要表现?多饮:指饮水量的增加还有饮水的次数最明显的特征为饮不解渴?多食:指食量超出寻常,而且是次数增多?一少:体重减少2?历代医学家对本病论述甚详。如《古今录验》说“消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甘者,皆是消渴病也。”《卫生宝鉴》说“夫消渴者……小便频数,其色浓如油,上有浮膜,味甘甜如蜜。”以把消渴病的特征描述至尽。后人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其主要临床征候不同,归纳分为:上、中、下三消。如《医学心悟》说:“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便如膏者为下消。”至今仍然沿用这一分类,作为辩证施治的依据。消渴虽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但其证候性质则一,均与肺、胃、肾有密切的关系。正如《圣济总录》中所说:“原其本为一,推其标有三。”3病因病机4临床表现上消主证烦渴多饮,随饮随渴,口干舌燥,尿频量多,尿色混黄,舌边火红,苔黄,脉象洪数。分析肺胃热盛,津液耗伤,故烦渴引饮,口干舌燥;随饮随渴,尿量频多,是因燥火内燔,故渴欲饮水以自救,饮水虽多,亦不转化为津液,加之肺燥气失调节布散,致水谷精微直趋膀胱,从小便排出,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均为里热炽盛之象。5中消主证多食易饥,形体日瘦,大便干结,苔黄燥,脉滑实有力。分析由于阳明邪热炽盛,灼伤津液阴虚火旺,壮火食气,故多食易饥,精血虚少不足以养肌肤,久之而致形体消瘦,胃火炽盛,消灼津液,大肠失去濡润,则见大便干结。舌苔黄燥,脉滑而有力,是为躁热里实之象。6下消主证便频,数量多,尿液混浊,如脂膏或带有甜味,口干多饮,五心烦热,腰膝发软,头昏无力,舌质红少苔,脉象沉细而数。分析由于肾精亏虚,肾气虚惫,封藏失职,约束无权,故小便频数量多;肾阴亏耗,肾气失固,脾失输化统摄,水谷精微下注于肾,随小便排出,故小便混浊,如脂如膏且带甜味;阴虚则火旺,虚火上乘肺胃,则口干多饮;虚热内扰则五心烦热。腰为肾之府,精血枯涸则头昏乏力,腰膝发软。舌质红少苔,脉沉细而数,均为阴虚火盛之象7诊断依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多发于中年以后(发病与体重超重相关),以及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之人。若在青少年期即罹患本病者,一般病情较重。?“三多”症状不显著,并发症为就为重要线索,常以胸痹心痛、肢体麻木、中风、雀目、疮痈、水肿、肺痨为首发症状。?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与西医上糖尿病的诊断类似)8现在医学中的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或者是破坏或者胰岛素抵抗,这些原因导致了胰岛素的分泌相对的或者绝对的缺陷,而出现胰腺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是消渴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每一个糖尿病病人都会有三多一少,也不是每个糖尿病病人都能诊断为消渴病9糖尿病的诊断?WHO标准: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1)糖尿病症状+2次FPG(空腹血糖)(126mg/ml);?(2)糖尿病症状+(120mg/ml),或OGTT2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3)无糖尿病症状,+()外,/L。?现在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已经不是以三多一少为主要表现了,有时会出现不典型的临床表现糖尿病前期血糖并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但出现三多一少或者不典型症状中的一种,且已经有并发症出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