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7篇例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37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7篇例文.docx

上传人:sdhdjhty 2022/2/23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7篇例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7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积累李白的古诗。
  2、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
  3、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境。
  4、极力营造古诗学****氛围,激发学生学****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六、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七、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八、教学准备:(学生)查找李白的资料,积累李白的诗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一个。《瀑布》资料每生一份。
  九、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6
  谈话: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
  1、提问:你们去过庐山吗?谁能说说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认识庐字)
  2、师述: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播放庐山录相)
  3、提问:庐山的风景让我们如痴如醉,刚才的画面中给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4、师述:唐朝诗人李白就曾被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这首诗。
  (二)理解诗题,知晓诗人。
  1、齐读诗题,书空瀑字,理解望字。
  2、交流资料,了解李白。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1、师述: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诗人李白笔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2、学生多次试读。(请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7
  1、师述: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根据诗意所联想到的画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随机板主题图。)
  3、学生多次朗读,不断增加脑海中的画面。
  4、师生齐诵,再现诗中的壮观景象。
  (五)再读古诗,领悟诗情。`
  1、展示瀑布的景观,学生即兴描述瀑布的形状,激发学生热爱赞美之情。
  2、体会诗人情感。
  提问: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会想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样?
  3、换位诗人,再读古诗。
  请学生带动作表情读古诗,读出诗人的情感。
  (六)唱读古诗,细品诗韵。
  1、师述:瀑布雄奇、壮丽,李白的诗同样气势磅礴,耐人寻味。一首好诗不仅可以反复吟诵,还可以谱曲歌唱,变着花样诵读。
  2、学生小组合作,创编新颖的古诗读法。
  3、学生展示个性化读法,欣赏《望庐山瀑布》的歌曲。
  (七)延读《瀑布》,引导积累。
8
  1、点拨古诗的重要学法:反复吟读。
  2、拓展延读《瀑布》。
  (1)师述:瀑布是大自然中壮丽的景观,古往今来,不只是李白,还有许多诗人作家看到壮观的瀑布都挥毫泼墨写下了一篇篇好文、好诗,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首叶圣陶老爷爷的新体诗。
  (2)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之诗中画面。
  (3)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背诵。
  3、布置课后作业:找找关于描写瀑布的其他诗和文读一读,背一背。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积累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认识这篇童话作品的自传特色;分析文中丑小鸭的的形象及其社会意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通过交流,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通过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0
  认识丑小鸭是因为心中有梦想有追求,坚持不懈才变成了白天鹅;让学生在读中得到启示:只有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
  1、理解丑小鸭对自己遭遇的态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
  2、理解童话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丑小鸭出世后那种丑陋的图片和成为白天鹅后飞翔在空中的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看了这两个课件后想象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历程。
  在学生畅想后老师进而导入新课。
  二、走近安徒生,了解安徒生的经历
  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祖母曾行乞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