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35卷第12期 东 北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Vol.35,No.12
2014年 12月 JournalofNoups.
Keywords:nesquehonite;whiskers;stearicacid;surfacemodification
[4]
三水碳酸镁晶须(MgCO3·3H2O)是碳酸镁 合物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下降 .为了改善三
的单晶体,常呈针状、棒状,目前主要是以可溶性 水碳酸镁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增强其亲
镁盐和碳酸盐及碳酸氢盐等为原料,采用共沉淀 和力,拓宽其应用范围,必须对其进行表面改性,
法合成[1-2].三水碳酸镁晶须具有晶体发育完整、 而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三水碳酸镁晶须表面改
缺陷少、强度高、无毒、无味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 性的研究报道.
无机粉体,被广泛用于橡胶、塑料、涂料、化妆品等 本文以廉价的硬脂酸为改性剂,对采用菱镁
的生产、加工和应用中.三水碳酸镁作为复合材料 矿法自制的三水碳酸镁晶须进行表面改性,分别
的填料时,比一般的无机填料质轻,还能起到阻燃 考察改性剂用量、料浆质量分数和改性时间等因
的作用[3].但未经表面处理的三水碳酸镁直接被 素对三水碳酸镁晶须改性效果的影响,并采用热
用作聚合物的填料时,由于表面极性强,三水碳酸 重、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检测手段分析了硬脂酸
镁难以在非极性聚合物中均匀分散,从而导致聚 改性三水碳酸镁晶须的机理.
收稿日期:2013-11-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4037).
作者简介:王余莲(1987-),女,湖南衡阳人,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印万忠(1970-),男,浙江临安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