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涮到国外的小肥羊.doc

格式:doc   大小:10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涮到国外的小肥羊.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1 2016/10/4 文件大小:1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涮到国外的小肥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涮到张钢凭借一口锅,小肥羊将羊肉涮遍了国内外,年收入达到50多亿元,已连续数年跻身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的第二名,仅次于历史悠久的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的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就是这样一个小店,遍布了全国各省、市、区以及美国、日本、加拿大、印尼、阿联酋等海外市场,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型餐饮连锁公司。小肥羊的发展是个奇迹,这个奇迹还在不断上演。做生意的天才1964年11月,张钢出生在内蒙古一个普通的汉族家庭。9岁时,贪吃的张钢因为偷拿了家里几分钱买了根冰棍,结果被母亲发现打了一顿。自此,张钢发誓“不再向父母要一分钱”。高中毕业后,张钢上了技校。没多久,他就和同学开始悄悄地做起了自己的第一笔生意――向好朋友借钱假日里摆地摊,卖当时流行的喇叭裤。在父母一个月的工资才47块钱的时候,张钢10天就赚了300元。攥着自己挣来的第一笔资金,张钢花了100多元买了个喜欢的海鸥照相机,剩下来的就存进了银行,将生平第一个存折交给了父母。1984年,20岁的张钢技校毕业后进了包钢,当上了一名烧结工,对于这份正式工作,张钢决心要好好珍惜。可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干了三年就让张钢动摇了,看着那些老一代的师傅,干了一辈子也就能当个车间主任,很多人还得了心肺方面的职业病,他怎么能这样就将自己的生命廉价地交出去?当了几年的全职看火工后,1988年,张钢正式做出了决定,每年交给包钢一笔保证金办了停薪留职,从此开始了自己财富生涯的闯荡。商贩张钢从包钢离职后,张钢开始做服装生意。那时做服装生意进货都是下江浙,仅仅到温州,就要先从包头到北京再辗转到杭州,然后还要颠簸数小时的长途汽车。为了节省一张卧铺票,张钢拿了一块布铺在座位底下,困了就钻到下面睡一觉。最让张钢觉得不方便的是信息不畅,与家里联系也不方便。为了避免损失,他就必须凭借自己的洞察力做事,只有自己判断正确了,进回去的服装才能卖个好价钱。这一能力的锻炼也给张钢日后为小肥羊选址发展奠定了基础。1995年,凭借着倒腾服装的本钱,积累了10多万元资产的张钢接到了一单送上门来的生意――做服装时认识的张宁平(现在是小肥羊股东之一)向张钢借钱。张钢问他借钱做什么?他说做手机生意。张钢咨询后就说,干脆咱俩合起来做,我出5万元,你出1万元,股份一人一半。于是他们从广州进了十几台砖头大的手机,一台成本5000元,上号3600元,再卖给其他人。1995年的手机刚刚兴起,张钢的第一部手机就赚了1700元。事后,尽管张宁平只出了3000元,自己却拿出了全部家底10万元,但张钢还是按照50%分成给张宁平,而在分享中张钢也享受着做老大的自豪。很快,张钢又与朋友合开了手机经销部――惠达丰,最好时一天能赚一两万。那时政策规定,做手机还可以同时开办声讯台。于是张钢又在内蒙古率先开了三四家声讯台,当了几年台长,赚了不少钱。但不管是倒腾服装还是卖手机、经营声讯台都没留住张钢的脚步,直到他碰到了下一个机遇――火锅。创办小肥羊如今的张钢和小肥羊在包头是耳熟能详的名字。说起小肥羊的兴起,却流传着两个不同的版本:一是张钢自己研发了一个不蘸小料吃火锅的方法,于是和几个兄弟一起开起了火锅店,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另外一个是张钢和朋友聚餐,发现不蘸小料的火锅好吃而且方便推广,于是花大价钱买下了火锅底料配方,开始发展小肥羊火锅。事实上,张钢创办小肥羊与上面流传的两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