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竹业推广谱新篇种苗是森林重庆和现代林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管理是提升造林质量与林业发展水平的最关键的环节。如何做好种苗这篇重头“文章”?重庆市梁平县林业局有一套自创的“良方”。严格执法斩获“头筹”进入梁平县境,只见道旁青山蓊葱郁勃,四周田野翠色欲滴,城镇鲜花怒放、绿树成荫,城郊丘陵披绿,山野烂漫……这里的每一抹晨曦、每一滴雨露都透着丝丝芬芳,让人感受到了初春和煦的美好,真是一座美丽的绿城!2010年底,全国林木种苗工作会在合肥召开,会上传来喜报,重庆梁平县林木种苗站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林木种苗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梁平县如何能在全国众多林木种苗站中脱颖而出并拔得“头筹”?据了解,这与梁平县林业局长期坚持严格执法息息相关。县林业局林木种苗站以《种子法》和《重庆市林木种苗管理五项制度》为依据,以“两证”办理为抓手,突出重点,主动出击,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林木种苗站、森林公安局、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联合开展林木种苗执法工作,把好苗木市场准入关,为该县森林工程建设荣获重庆市一等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2008年以来,县林木种苗站共处理林木种苗行政案件6件,有力地维护了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秩序;为苗木基地办理、发放《林木种苗生产许可证》、《林木种苗经营许可证》83份,办证率达95%以上;严格执行“一签两证”制度,办证率达100%,抽查合格率100%,复查复检率100%;对森林工程等工程用苗在县财政、审计、发改委、监察及林业局的监督下实行了100%的政府采购,公开招标,对使用额度达95%以上的梁平寿竹苗木实行了13元/株的最高限价,杜绝了“人情苗”、“关系苗”、“高价苗”;种苗质量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使用数量不多的中华红叶杨、油茶穗条等外调苗都符合“市外供苗必须持有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质量合格证、产地检疫证、林木良种证明材料”的种苗管理规定。推广技术创新科技无需置疑,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区域林业成果的高低成败,对林业来说是如此,对林木种苗业来说更是如此。近年来,梁平县林木种苗站始终牢记“科技兴林”的使命,注重实用技术培训与普及,为梁平县竹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据悉,梁平县起步发展竹产业的2006年冬季,林木种苗站负责人即带领单位科技人员跑遍了境内的竹林和村落,实地进行考察,找到了制约梁平竹业发展的三大症结,一是实用技术匮乏,二是示范基地欠缺,三是竹农技术意识不强。2007年以来,梁平县林木种苗站共实施国家、市县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15项,取得“寿竹埋鞭育苗试验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寿竹丰产培育技术与应用”、“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新造寿竹丰产栽培技术”等4项具有县林业特别是竹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寿竹丰产栽培技术20万亩、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10万亩,满足了梁平县新造20万亩竹林对良种壮苗的巨大需求,带动全县2万户竹农依托竹资源实现万元增收目标;引进竹子品种300种,选育出刺黑竹、斑苦竹等20种适合梁平县及周边区县栽培的优良竹种,为梁平县乃至重庆市竹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良种资源。与此同时,该县还建立了国家寿竹标准化栽培、笋竹培育、油茶丰产栽培等国家、市级科技示范基地5个,面积2万亩,刺黑竹标准化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