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册上的相关习题。
三、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 学生质疑。
#789345七年级数学下册其次章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必定事务、不行能事务、不确定事务(随机事务)的概念;
2、会用枚举、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统计简洁事务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不确定事务(随机事务)的特点和统计简洁事务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难点是统计简洁事务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
【教学打算】
三只纸盒和红、黄、白、三种颜色乒乓球若干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爱好
老师拿出一枚一元的硬币,说明写有1元字样的是正面,往上一抛,让学生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然后让每一组上来一位同学抛掷。引导学生:硬币没有落地之前,揣测有几种可能?(正面,也可能是反面即正面、反面都有可能)。
(说明:由嬉戏引入,激发学生的爱好,充分让学生参加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二、猜想、实践、验证、探究新知
在讲台上置放三只放有乒乓球的纸盒,1号盒(放白球),2号盒(放黄球),3号盒(放黄球和白球)。放什么颜色球学生事先不知道。
对于1号盒:摸到一个红球。(不行能)
对于2号盒:摸到一个黄球。(必定)
对于3号盒:摸到一个白球。(不确定或随机)
每只盒子都让四位同学去摸,(对于1号盒4个人摸到的都是白球,对于2号盒4个人摸到的都是黄球,对于3号盒,直到摸到两种球为止)再叫三位同学分别打开三只盒子,引导学生解析:对于三只盒子出现不同结果的缘由,然后讲出每个问题的可能性,老师板书每种可能性的关键词(见以上题后的括号)。从而干脆给出必定事务、不行能事务、不确定事务(随机事务)的概念。
(说明:通过简洁的试验、揣测、验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感性上接受“必定事务”、“不行能事务”、“不确定事务”的概念。)
练习1:教科书72页,合作学习部分及73页做一做。
三、应用与思索
问题1:比照上面的练习1说明:为什么三个概念都有“在肯定条件下”?请举例说明。
问题2:你能举诞生活中必定事务、不行能事务、不确定事务的例子吗?
问题3:你能变更条件对于1号盒:“摸到红球”由不行能事务变为随机事务吗?
对于2号盒:“摸到黄球”由必定事务变为不行能事务吗?
(说明:强调概念的条件,随着条件的变更事务是可转化的)
#789346七年级数学下册其次章教案3
教学目标
,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洁问题。
“数学建模”思想。化理论。
。
教学重点
分析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难点
。
。
教学过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