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何为民族主义.doc

格式:doc   大小:10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何为民族主义.doc

上传人:kisuamd347 2016/10/4 文件大小:1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何为民族主义.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何为民族主义摘要:本文从中越战争开始讲起,思考是什么导致了战争的发生,进而对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进行探究。本尼迪克特认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拥有主权的的共同体”。通过这个定义,他认为民族是一种的现代的想象的方式,强调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现代民族的原型是如何被塑造的,中国民族主义呢?关键词:民族主义;中越战争;族邦制度;文化边界一、民族主义建构的外部条件20世纪70年代末越南,柬埔寨和中国这三个亲如兄弟社会主义国家,在短短的时间内反目成仇,为何?我认为,由这种想象形成的共同体是一个以利益为核心与标准的群体,一旦这个利益不能够得到维持,冲突与战争就不可避免。全世界,即使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对中越之战感到惊诧。因为之前的几十年他们亲如兄弟。战争的发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中越双边关系的外部因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969年3月爆发珍珠岛战争,中苏关系彻底决裂。70年代末,中国经济近乎处于完全崩溃的状态,中国又无力拉拢越南――有着5000万人口,而其却在莫斯科讨到一大笔援助,越南从此走上了亲苏的路线;另一方面,70年代的乒乓外交为中美恢复正常邦交拉开了序幕,中美的相互靠拢令苏联和越南感到担忧和恐惧。越战结束后,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始在中南半岛扩张势力,推翻柬埔寨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政权,试图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而中国支持红色高棉政权。不久,中越之战爆发。这三个国家都受到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影响,这种影响造就了他们想象上有限的共同体,而我觉得有限的有限首先是地理上的分界线,然后是对于历史的选择性记忆,使我们达到的认同是文化上的边界。这种对于民族的思考方式造就的是一个个利益集团,在这个共同体内,利益是共同的,也是维持群体生存的底线,当这个底线被冲破时,彼此之间的原有关系就会遭到损害,在中国再也无力支持越南时,越南就会寻求其他庇护,就如古话“有奶便是娘”。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中国古代的民族主义的缺失中国在史上从来都不是统一的民族国家,中国在古代存在着和希腊类似的城邦制度,但却不同于欧洲。普通百姓是处于君王的统治之中的,民族主义根本不可能产生,国家绝对是不允许的,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以下犯上,君王和百姓之间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因此,中国的史书中只见君王,不见百姓。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得到合法化,创立五行之说,朝代依五行更替,历代君王朝服的颜色的变化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加上中国古代王朝更替太快,二三百年王朝更替的规律不曾有变,中国根本就没有完成统一过,中国就只能见到朝号,而没有国号。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内部发展中国民族主义的建构是在西方坚船利炮下被迫开始的,西方的那套关于民族的解释也因此传入了中国,晚清知识分子深受其影响。虽然民族主义是近代的产物,但是民族的建构却离不开历史,Renan说:遗忘历史,乃至扭曲历史,才是国族建立的枢纽,历史研究的学术进步往往只会对国族意识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晚清知识分子在“我要一个国族”理念的驱使下,利用历史为国族填补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鸿沟。在沈松侨的《我以我血荐轩辕》中说道:国族作为一个想象的社群,无疑是近代的产物,不过,推行此一想象的行动者,却往往将眼光投注于遥远的过去,企图为国族的起源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晚清,“黄帝”经由一套由特定的框架、声音与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