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元日》教学设计
一、学科领域
二、适用年级:适宜于小学二年级学生
三、教学内容概述
《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描写了春节期间,民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妙心愿
[本处设计这个让学生说说如今人们怎么过春节,是为了接下来的理解诗意作铺垫的,主要是为了帮他们理解诗中的“爆竹"、“屠苏”和“桃符”这几处词。其实古今时候,人们过春节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说出了这些,这首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大半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联络“春节”,想想“元日"
过渡:其实,古代时候,人们过“元日"的方式和我们如今没有太大区别,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看古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元日"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1会读古诗
(1)、学生自读,要求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4)、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什么地方停顿,并标一标。
(5)、古诗朗读欣赏学生配乐跟读。
(6)、再读古诗,读出停顿和节奏。
(7)、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8)、送字宝宝回家(幻灯)
[指导学生的朗读应是循序渐进的,,本首诗就占了3个,所以在设计中我先要求学生把诗读正确,当然,诗不像其它的文体,语言比较口语化,随意化,它有着较强的节奏感,所以会读诗,也应当包括读好诗句中的停顿,表现出节奏。](精品文档请下载)
2理解古诗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络我们如今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互相合作、探究的意识。联络我们如今过年的情景,和一开场学生畅谈过春节相照应,学生可以根据之前说的,大致推测出诗句的意思。](精品文档请下载)
(3)、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响搜集到的资料,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精品文档请下载)
A:爆竹:,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去。
B:屠苏:,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C:曈曈:日出光阴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D: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如今,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精品文档请下载)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3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精品文档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