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案.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案.doc

上传人:龙的传人 2022/2/24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案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案
1 / 24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案
教案一:  《迷失野外如何来辨别方向》活动方案
设想: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它集中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其实用性很强,和我们的生活息息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得出我国气候的特点为复杂多样。 
•  四边互动
互动 1 :
师:黄梅时切家雨”指的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区的降水?
生:分析汇报。
师:评价与纠正。
生明确:黄梅时节一般是指六月中旬,江淮地区梅子成熟之期。
互动 2 :
为什么三首诗对梅雨时的天气有不同的看法?
“明确”三位诗人是在不同的地点或是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写的诗。 
互动 3 :
师:梅雨季节时,经常下雨,而且持续时间长,这种降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案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案
4 / 24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案
生: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师评价与交流。
生明确: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季风带来的,由于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亚欧大陆的东部,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的热力差异及纬度位置使我国深受季风的影响,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互动 4 :
师:读图: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图,分析夏季风与冬季风的特点。
生:填表 
  
源地
风向
特点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风
暖、湿 
冬季风
西伯利亚
偏北风
干、寒
师评价。 
互动 5 : 
师;江南的梅雨从降水形成来讲是什么雨?
生:自主回答。
师:评价与补充。 
生明确:当北方的冷气团从南方业的暖气团交汇,暖空气轻,冷空气重,较轻的暖湿气流就会被台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地降低,水汽就会冷却凝结成去致雨,这种雨就叫锋面雨。 
  夏季风每年 4 、 5 月份到达东南沿海,形成雨还, 5 、 6 月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 7 、 8 月份再向北移动,到 9 、 10 月份开始逐渐退回海洋。所以在 6 月时,东部地区的各地天气状况也不相同。
互动 6 : 
师:这几位诗人描写的会不会是西北地区呢?
生讨论,师指导,得出结论,师评价。
明确: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句诗写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西北部地区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
互动 7 : 
师:我国季风气候最为显著,季风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讨论后汇报结果,师评价并交流。
生明确:有利方面:在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我国气候的一大特征:雨同期。即同时满足了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两个条件,气温和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有利。 
不利方面:季风来临的早、晚或是太强、太弱都会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洪涝,干旱。这些自然灾害虽然防不胜防,但如果我们能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还是能降低灾害程度。
互动 8 : 
师:我国除了季风气候外,还有没有其他气候类型呢?
学生读图,比赛说出结果,师评价补充。
生明确:我国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互动 9 :
师: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生:小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案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案
5 / 24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案
师:评价与补充。
生明确;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达标反馈:( 小组竞赛形式分四组)
•  必答题。 
A 组:影响我国夏季风的风主要是( )
•  西南季风 ( 2 )西北季风 ( 3 )东南季风 ( 4 )东北季风
B 组: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地形复杂多样。
•  面积大,所跨纬度广。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 
C 组: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
•  云贵高原
•  藏北高原
•  塔里木盆地
•  雅鲁藏布江谷地
D 组: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容易出现( ) 
•  南涝北旱
•  北涝南旱
•  西涝东旱 
•  东涝西旱
•  抢答题 
•  位于我国季风区的盆地是( )
•  每年 6 月份,一般发生的现象是( ) 
•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