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这一问题引起学生考虑,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接着,教材介绍米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字格的边长,橡皮的厚度,数学书的厚度,文具盒的厚度—-)(精品文档请下载)
认识几厘米
(1)小朋友们真有数学的目光,能找到这么多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来玩个小游戏怎么样?就是帮老师来数两手之间有几个1厘米。可以吗?,开场啦,2个,3个,5个,真棒!这个游戏太简单了,难不住你们,让我们来换一种玩法,你们肯定说不出来。先举个例子:假设老师围了3个1厘米,你们知道就是几厘米?(3厘米)好,就这么玩,试验一个,围4个,学生说4厘米。5厘米,6厘米,9厘米,你怎么数得那么快的?好象不是数出来的吧!。真不简单!(精品文档请下载)
4、量线段
(1)刚刚小朋友们已经会用手比画1厘米的长度了,那你能比画出2厘米的长度吗?,再比画出5厘米的长度,举起来看看。用尺量量看。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纸条,用手比画看看,有几厘米长?(精品文档请下载)
(2)这个纸条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来量一量。
(3)得出是几厘米?6厘米,你量得真准!你能到前面来量给大家看看吗?,你能告诉大家你是从哪里开场的呢?你怎么知道它就是6厘米的?看哪里? 你量得真不错! (精品文档请下载)
(4)课件演示量法。我们在量长度的时候,要把物体的一端和刻度0对齐,再看另一端指着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你们都是这样量的吗?你们都很棒!(精品文档请下载)
(5)刚刚,小猴也用尺子量了这根纸条,可是它量出的结果不是6厘米,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量的:出示一种错误的量法。另一只小猴是怎么量的呢?再出示一种错误的量法。(精品文档请下载)
把你们量长度的秘诀告诉这两只小猴,他们下次就不会量错啦!你们如今都是小猴的老师啦!
想不想表现给小猴子看看?
练习:下面的两条线段哪条长?长多少?拿出尺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我们直接来量量多出来的部分怎么样?量量看,多出了几厘米?你喜欢哪一种方法?(精品文档请下载)
5、画线段
小朋友们已经学会量线段了,那么你会画线段吗?你能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吗?生在作业纸上画。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呢?学生先演示。你们也是这样画的吗?
(精品文档请下载)
]课件显示画线段的方法:(声音)从刻度0开场,画到刻度4的地方。跟你们的方法一样呀!你们真不简单!
假设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画出长4厘米的线段吗?怎么画?(从刻度2开场,画到刻度6的地方,也可以从刻度5开场,画到刻度9的地方)你们的方法真多呀!(精品文档请下载)
用你喜欢的方法在作业纸上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看谁画得又快又准!同桌量一量,看看你画得是不是准确。
老师也画了两条线段,这一条你看是8厘米吗?哦,比8厘米多一些,再看这条线段,是8厘米吗?比8厘米少一些,虽然都不是8厘米,但是都很接近8厘米,我们可以把这两条线段的长度说成是大约8厘米.(精品文档请下载)
练习:你也能用手表示出一柞吗?把你的一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