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z.
目 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1
、编制依据1
、编制围1
、编制原则1
、施工总体目标2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征4
2.,设计洪水频率:1/100;抗震设防措施:按VII度设防。
2、自然地理及地形地貌
该区域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大半由北向南倾斜,西南部的大渡河在本区向东北流向,在水口镇附近与西北流来的青衣江集合,然后注入北南流向的岷江。沿江有多冲积平坝和浅丘地带,由此形本钱区主要农业耕作区。大多数地带海拔在300~400米之间,一般高差在10米左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个别地带也有深丘,北部土门凹,西部老鹰岩等海拔均超过500米,东部牛金山、子山海拔也超过400米。
本工程所在区域在符溪镇及棉竹镇一带需穿越丘陵,其余局部地段地势相对平坦,总体地形条件可归纳为“两坝两丘一江〞〔峨眉-符溪平坝区、走马里丘陵区、湾平坝区、棉竹丘陵区、青衣江〕。
-
. z.
3、气候、水文
峨眉太泉广场至棉竹段经过区属市市中区及峨眉山辖区,地处盆地西南盆部位,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据收集市气象站多年气象资料:°C,°C最低气温-°C,,雨量集中在5~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81%,主导风向为北风为主,次为北北风向,静风率38%,,,峨眉山市多年气象资料:峨眉山市位于盆地西南部——峨眉山脚,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相对湿度较大;据收集多年气象资料:℃,℃,最低气温-℃,,雨量集中在5~9月,占全年的81%,受边缘山区的影响,常以大雨或暴雨形式集中降落,易诱发灾害,极端气候日最大降雨量约250mm;主导风向为北风为主,。
峨眉太泉广场至棉竹段主要河流有青衣江、粗河、新民河、双福河、和其它一些宽窄不一的小河沟、农灌渠、山区冲沟等,主要由大气降雨补给,各项指标均能到达"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西侧符溪河由西向东南流向大渡河,青衣江由北向南于青衣坝与大渡河集合,于肖公嘴处汇入岷江,转向东南向流向。
4、工程地质构造与地震
峨眉太泉广场至棉竹段经过区域,据地面地质调查及钻揭露,出露地层有新生界第四系堆积层〔Q〕,第三系古-始新统名山组〔E1-2〕,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现将路线穿越地层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第四系堆积层〔Q〕
-
. z.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Q4ml〕:主要分布在农户住家附近、道路及厂区。总体上其成份杂,一般厚度1~3m。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pl〕:全区分布。表层为粉质粘土,软~可塑状为主。~。以下为卵,质成分为花岗岩、英岩、流纹岩、玄武岩等,磨圆度普遍好,粒组含量不均,由上至下呈稍密~密实状,厚度10~30m。
(3)、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2+3fgl〕:局部浅丘顶部及斜坡部位分布。
粉质粘土:垂向上分布于表层上部〔局部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砾层中〕。褐黄色,可塑状,粘性较强,湿条件下可成1~3mm圆土条。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局部砂粒富集。
砂土:呈透镜体分布,青灰色、褐黄色,矿物成份以长及云母为主。
卵〔砾〕:垂向上分布于中下部,下伏于上述土层之下,钻揭露呈杂色,湿~饱水,密实度呈中密为主,上部稍密,质成份以灰岩、英砂岩、花岗岩为主,呈次圆状~圆状,块径组成:200~20mm约占50~70%,20~2mm约占15~20%,余为粘土混砂粒充填,透水性稍好表层为粉质粘土,可塑状,厚度0~。以下为卵,质成分为花岗岩、英岩、砂岩等,磨圆度普遍好,粒组含量不均,分选性差,由上至下呈稍密~中密状,厚度1~3m。
、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
为基底岩层,分布于K31+600~K35+789路段,青衣江左岸浅丘斜坡地段出露及钻揭露,岩性为粉砂质泥岩与砂岩互层。粉砂质泥岩:呈褐红色,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长、英等次之,泥质胶结,泥质粉粒构造,薄~中厚层状构造;砂岩:呈褐红色,矿物成分以长、英为主,粘土矿物等次之,泥质胶结,细粒构造,中厚~厚层状构造。
-
.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