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壶镇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卷.docx

格式:docx   大小:9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壶镇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卷.docx

上传人:蓝天 2022/2/25 文件大小: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壶镇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卷.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
髯曲(quan)
蹙缩(cn)
楚婀玲(,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作 品有《呐喊》《彷徨》等。
下文对《清明上河图》所绘是“清明时节”提出了异议,请概括分别是从哪三个角度提 出异议的,每点不超过10字。(3分)
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度左右,但画中却有很多带着扇子的人物, 还有光着身子的小孩在街上玩耍。再进一步细察,还可以看到在画卷的右首有驮木炭的驴 子,如果清明前后进暖炉炭,则违背宋人生活的一般规律。画面上还有多处酒肆,酒旗上 写着“新酒”二字,宋代秋季新谷下来要酿酒喜庆丰收,此酒谓之“新酒”。
答:(1) ; (2) ;
(3) o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10分)
⑴全球化与本土化是近年来人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由华琛主持的“麦当劳在东亚” 的研究,就是这一热门话题的一例。根据上述研究,华琛编著了题为《金双拱门东进:麦 当劳在东亚》一书。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系阎云翔的《麦当劳在北京:美国文化的地方化》 的论文便是该书的第一章。论文讲述了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及其员工是如何在互动中将这 一原本“地道”的美国饮食文化赋予了中国文化的意义。北京的麦当劳成为被地方化的、 中国版的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⑵作为美国便捷快餐店象征的麦当劳,在其北京的许多顾客眼里是悠闲消遣的好场所。 被美国大众视为出售廉价餐食的麦当劳,在北京则成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可以 就餐的地方,而对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偶尔可以光顾。对中国老百姓来说, 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作为快餐符号意义更为重要。麦当劳也同时成为中国 百姓心目中的“现代化幸福生活”的象征之一。很多顾客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 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对那些有着高收入并希望多接触外边世界的年轻的中国人来说, 光顾麦当劳成为他们新生活的方式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他们参与跨国文化体系的一个途径。 中国人在接受麦当劳快餐的同时,也逐步接受伴随而来的外国餐桌行为文化。
⑶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虽然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仍保持其美国式,但为 了扩大营销,他们加促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他们努力在中国百姓面前把北京麦当劳塑造成
中国的麦当劳公司,即地方企业的形象。如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学校和地方建立特殊联 系等等。
(4) 总之,在中国消费者、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和店员的互动中,北京麦当劳成为具有 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
(5) 其实,麦当劳地方化过程,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正在 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6) “全球化”是九十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指的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是指世界上各
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撞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 层次的文化互动和吸纳。人类不同文化的接触和互动与人类社会有着同样长的历史。八十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趋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不同文化的冲撞和互动 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文化冲撞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