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62电影艺术第 3 2 3 期62电影艺术第 3 2 3 期译者前言巴赞总共访问过两次威尔斯,第一次是在1958 年5 月戛纳(Cannes)电影节期间。这次的访谈原以法文发表在《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éma)1958 年6 月号,伙同毕谦一起访问;第二次的访谈是同年6 月在巴黎进行的,延续了第一次访谈的对话,并由巴赞写了一段序言,原载于《电影手册》1958 年9 月号,这次与谈者还包括了让·多玛奇(Jean )。第一次访谈根据阿丽莎·赫兹(Alisa Hartz)的英译版翻译,载《奥逊·威尔斯访谈》(Orson Welles Interviews),并参考萨利· 塞弗图(Sally Shafto)刊载于《电影感》(Senses of Cinema)网站的英文版,最后根据印行于巴赞的法文版《奥逊·威尔斯论评》中的原文进行校对修改;第二次访谈翻译参考版本为收录在《奥逊·威尔斯访谈》(Orson Welles Interviews)中的英译版,并参考收录在《作者论》(La politique des auteurs)的法文原版译出。英译版部分,前言由阿里萨·赫兹(Alisa Hartz)翻译,而内文部分则由彼得·沃伦(Peter Wollen)提供。最后,译者将两篇访谈中对理解巴赞理论和奥逊·威尔斯创作都非常有帮助的重要内容摘出,刊发如下。里面的小标题和注释也皆为译者所加。我必须向读者解释一下,本篇访谈完全是即兴发挥的。奥逊·威尔斯刚读完一篇由特吕弗(Fran?ois Truffaut)发表在《艺术》杂志上的文章,以及一篇我自己刊载在《观察家》上的文章。两篇文章透过细微的差异,强调威尔斯作品中“不讨喜”角色的道德模糊性,且在我看来,昆兰1的命运称得上是他们的暧昧性之最。莎士比亚与道德核心电影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您认为《法弗舍姆的阿尔丁》(Arden of Faversham2)是莎士比亚写的吗?奥逊·威尔斯(以下简称“威尔斯”):不是。手册: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认为《法弗舍姆的阿尔丁》是莎士比亚写的。威尔斯:如果是他说的,我完全不讶异。世上没人比我更讨厌纪德了吧。就事实而论,他给我一种完全的漠然感,他有太多的构想(ideas)跟我抵触。但尽管如此,我都还是会去读,并且乐在其中;我不需要(当然也并非完全)去认同每个人的所有东西。但纪德!安德烈·纪德是个灾难!我不但对他一点同情都没有,我还不想跟他这个人或他的书有任何瓜葛。他残害了太多法国年轻知识分子的心灵。在我看来,他丝毫没有诗人的心灵与想象力;可以说他实在平凡得可以。很显然,他会说《法弗舍姆的阿尔丁》是莎士比亚的,那也只是因为它奥逊·威尔斯访谈录受访:[美] 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访问:[法] 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 [法] 夏尔·毕谦(Charles Bitsch) [法] 让·多玛奇(Jean Domarchi)提要:距离巴赞过世不到半年以前,巴赞对威尔斯进行了第一次访谈。这篇访谈也成为增长版《奥逊·威尔斯论评》的主要参考之一。且我们合理相信巴赞透过这篇访谈以及《邪恶的接触》的发行,进一步检视他对威尔斯自1950 年以来创作演进观点的重要线索。这篇访谈可以看作是四个月